阅读历史 |

第48节(2 / 5)

加入书签

这些人在很大程度上主导了中国近代的政治走向。

行政上,袁世凯在担任北洋大臣期间参照东西成法,拟定警务章程,创办了巡警局以及巡警学堂开创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开端。并且在联军交换天津期间用巡警替代军队有效的伸张了国家的主权。而且在晚清宪政改革中极力施行新政,彻底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开启民智,袁世凯在担任北洋大臣以及总理大臣过程中大量创办了新式学堂,并且大批派遣留学生出国,可以说晚清时期派遣的留学生数量之多唯有半个世纪后新中国大规模派遣留学生可以媲美。当然不能说这里面全是袁世凯的功劳,但和袁世凯为首的开明官僚的大力提倡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而孙中山对比之下则显得革命热情有余,实干不足,在国际与国内的威信也就无从谈起,可以说在一直到辛亥革命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孙中山相比袁世凯是缺乏影响力的。而且对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实际贡献来说,孙中山和袁世凯也是有很大的差距的。

国际上的影响力,袁世凯自从担任北洋大臣以来,一直通过身边的幕僚蔡廷干与泰晤士报驻京记者莫里循保持紧密的联系,从而在莫里循对晚清新政的一系列报道中对袁世凯诸多溢美之词,使得袁世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相比孙中山要大的多。在辛亥革命爆发以后以莫里循为首的西方记者无一不把拯救中国时局的希望寄托在了袁世凯身上,从而也使得列强在选择支持对象方面偏重于袁世凯而忽略了孙中山。

孙中山虽然在日本享有一定的知名度与支持者但是由于缺乏地方实力派的支持与国际舆论的影响使得列强在考虑是否支持以他为首的南方临时政府的问题上犹豫不决,由于列强的举棋不定导致了南方临时政府的财政危机从而大大影响了战局,而战事的失利也使得列强转而支持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方政府。

最后,中国的传统性的社会选择习惯使得袁世凯脱颖而出袁世凯无论从其出身已经政治经历都符合中国当时传统社会的道德认知与政治习惯,使得他得到了当时在中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居主导地位的士绅阶层的认同与支持。孙中山虽然有革命激情和理想,但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的主要精英阶层在经历了70余年的开国之后并未由传统的士绅转变为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与小资产阶级革命派。所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反清会党并不能得到当时占据中国各个方面主导地位的传统力量的认可,这也是为什么辛亥革命时社会底层依然以为革命党是为了反清复明,给崇祯报仇,以及大批革命党人在革命成功纷纷被传统官僚所取代的原因。

徐天宝问丁开嶂道:“把旧天下打烂容易,可如何建立一个新天下,同盟会现在可有长远打算?”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丁开嶂有些激动地说道:“这就是我们的纲领。”

“驱除鞑虏?哪些人是鞑虏?将他们往哪里驱?满洲、蒙古、回疆,是不是我中华国土?再说平均地权,土地都有主人,如何平均?如何让田地多的人主动愿意把田地分给别人?”徐天宝问道

丁开嶂一时无言以对,到最后,丁开嶂只能摇了摇头,说道:“认识事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等徐老板你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你就会明白了。”说罢,丁开嶂再次和徐天宝握手告别

“丁兄,虽然现在我们见解不同,但是不妨碍我们交个朋友吧?”徐天宝问道

丁开嶂倒是很豁达,他摆了摆手,笑道:“那是当然~我现在要会张家口老家去了,如果徐兄什么时候得空,一定要来张家口一游。”

徐天宝用力甩了甩丁开嶂的手,笑道:“到时候一定叨扰。”

◆◆◆◆◆◆◆

眼见丁开嶂的队伍走远,一个五十来岁的小老头才来到徐天宝身边,他名叫蒋富贵,是徐天宝新雇佣的老管家,主要负责一些生活上的琐事。他是由徐老爷介绍来的,以前给一位知府做笔帖师爷,徐天宝管他叫老蒋(⊙﹏⊙b汗)

老蒋手里拿着一张拜帖,说道:“少爷,去拜访米振标大人的事已经压了两天了,才不去,恐怕要失礼了。”

米振标,字锦堂,1858年生,陕西省清涧县人。清末毅军姜桂题部属,从毅军的行伍出身,历经中下级军官,一步步上来的。上次白音大赉、巴布扎布、陶克陶胡三路人马围攻贝勒府,率兵前来解围的就有米振标率领的一营人马。

米振标是个典型的西北大汉,性格豪爽粗犷。徐天宝这次去拜访他,便为他准备了一批装备——200支全新的俄式水连珠步枪和10000发子弹。

89大青山制铁厂

米振标所属的兵马属于毅军,乃是清军将领宋庆所部。1862年(同治元年),安徽巡抚唐训方裁临淮军,以三营归记名总兵宋庆所统。因宋庆勇号毅勇巴图鲁,故称毅军。1866年,河南巡抚李鹤年为阻捻军入豫,募两军,各万余人。一为张曜统带的嵩武军:一属宋庆统带的毅军。1882年(光绪八年),宋庆统毅军徙防旅顺。1894年7月,该军四营随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