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6节(2 / 3)

加入书签

史的。

肃顺心中还有另外的小心思,现在端华和载垣的年龄都更大了,剩下的杜翰、匡源等人却不及他,所以他隐然已经是八个辅政大臣中的领头羊之一。只要拿下李振这个大敌,他就是头号辅政大臣,权势赫赫,绝对名扬天下。

肃顺想通后,说道:“皇后娘娘,臣赞同李提督的建议。”

慈安见李振不顶撞,笑说道:“很好,新皇的年号就确定为同治。”

载淳的年号定下,端华立刻说道:“如今一切就绪,李大人也已经控制了北京城的九门提督衙门,局势得以稳定。臣以为,应该立刻准备为大行皇帝收敛,然后准备新皇登基。现在要快刀斩乱麻,速度越快越好,一切定下后,变数就小了。”

端华经历过一次,明白其中的缘由。

李振赞同道:“我赞同郑亲王的意见,立刻准备新皇登基!”

这一次,所有人达成了统一的意见。

当日下午,咸丰入殓,他的梓(zi)宫(梓宫:古代帝王、皇后用梓木制作的棺材)放在乾清宫中。咸丰死去后,按照惯例,朝廷的诸王、贝勒、贝子、公、公主、福晋等高级贵族人员都回家进行斋戒,朝廷各部院的大臣和官员都到了各自的衙门宿舍中集体住宿斋戒,全都不许回家。至于朝中的散闲官员,也都是齐集于午门斋戒住宿。

除此之外,京城自从咸丰的丧事开始后,各寺、观鸣钟三万次。

如此浩大的工程量,唯有皇帝死才能做出来。

咸丰的丧事开始的第二天,肃顺、端华、载垣等人主持新皇登基仪式,只有四个月大的载淳登基,改元为同治元年。

同治帝登基后,一切进入了平缓时期。

然而,活跃的奕低调了下来,让李振很奇怪。为此,李振还一直让人注意着奕的动静,却没有得到丝毫的结果。随着时间拖长了,李振的心中也开始嘀咕奕到底要做什么?因为他不相信奕会乖乖的做一个闲散的王爷。

ps:第三更,收工;

慈禧的诱-惑

李振想不明白奕(x)的事情,只有让下面的人尽量的打探消息,然后操办咸丰的丧事。等咸丰的丧事办完,几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

此时,已经是同治元年八月初三。

李振、龙熬、黄强等人都是头上长草,长出了新的头发,全都是没有打理的。咸丰的丧事一结束,李振立刻就清理了头顶上长出来的头发,又洗了个热水澡,然后才前往桂良的府邸,毕竟李振在北京没有住处,只能住在桂良府中。

现如今,载淳已经登上帝位,而且朝政在肃顺、杜翰、端华等人的努力下,已经是平稳的过渡了下来。这样的结果,无疑是慈安和慈禧愿意看到的。

大清早的,肃顺来到东宫慈安太后居住的地方。

恰巧,慈禧也在。

因为肃顺反对他尊为皇太后的事情,慈禧对肃顺很不满,而慈安见到了肃顺张狂的一面,对肃顺的感官也不是太好,不咸不淡的说道:“肃中堂,见哀家有什么事情吗?”

肃顺道:“回禀太后,臣的确有一件大事!”

慈安皱眉道:“直说!”

肃顺严肃的说道:“微臣说的事情是关于李大人,虽说李大人和郑亲王、怡亲王等人贵为辅政大臣,但身上的责任却是各不相同的。郑亲王、怡亲王,以及军机大臣杜翰等人,肩负的是朝中的责任,负责梳理朝政。”

“但是,李大人肩负的却是剿灭发匪。”

“现如今,洪秀全这个打贼藏匿于南京,而悍贼石达开带着大军流窜到了四川,隐隐成了气候。李大人若是长期留在朝中,则无人主持前方的战局,而发匪则愈加的嚣张,更是威胁到我大清朝的根基。”

肃顺越说越激动,声音高昂的说道:“微臣和郑亲王、怡亲王等人商议后,一致认为应该免除李大人九门提督衙门的官职,让李大人赶赴前线,指挥大军作战。”

慈禧秀眉挑起,脸色变得非常难看。

慈禧倚靠的是李振,若是朝中没有了李振支持,她必定受到影响。

慈安没考虑这么多问题,一听要剿匪,尤其是涉及满清的根基,心中顿时着急。慈禧却是了解慈安的,不等慈安说话,慈禧就插嘴说道:“姐姐,李振好歹也是先帝任命的辅政大臣。不若,把李振招进来,问一问李振的看法,听听他的意见。”

肃顺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怨毒之色。

这个臭婆娘,又坏他好事。

以慈安的性格,肃顺只要稍稍的站在满清的角度说话,慈安就不会反对。可是,慈禧却不是这么好糊弄的,一番话,立刻戳破了肃顺的希望。

慈安点头道:“传旨,宣李振东宫觐见。”

太监去传旨了,肃顺再一次说道:“太后娘娘,要稳固大清的江山,有两个必须要解决的事情,这也是先帝一直致力于解决的。其一是发匪,其二是洋人。朝中的局势已经稳定,没有了忧患,但前线却不行啊!李大人是朝中的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