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两女共御(1 / 3)

加入书签

五更鸡鸣,天色昏昏。

送走蛮牛瘟神师兄,从天黑到天亮,翠宝痛快睡了整夜,什么事都不想,什么事都不做,今日起得比任何时候都早,披挂好衣裳,还没来得及扣纽结,推窗看天色。

寒风凛冽,灰云厚重,大概初雪就快下了。

等到暖和的手在窗边被吹凉,翠宝才缩手穿衣。

今儿不是个寻常的日子。

驿站有人将选好的两个女子从渡口接进城中,一切顺利,午前儿会把人送到这里,与高献芝交媾。消息来得十分突然,挪到新屋怕是不能了。

也许冯公公的眼线察觉了什么,想杀她个措手不及。

无论出于怎样的缘故,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陈伯劳高高兴兴下杭州买缎子,留下护卫马六看门护院,外带监看她,别让她跑了。马六日日在院里呆着不出去,叁顿叫酒肉,好在他贪杯,买通送饭小二,昨晚稍微在酒水里动些手脚,够他睡到明日。

旁的事都好说,只是高献芝那头,一连几日眼里没有光彩,悒闷不乐。

昨晚听到这个消息,不知睡没睡好。

翠宝知道,自己收治师兄,他好些天没合眼洗洗擦擦,烧汤做饭实在受累,好不容易能喘口气,最不想面对的事又送上门来。

换作是她,也高兴不起来。

翠宝穿好衣裳,搓了搓手,出屋往厨房去。

每个旬日,接待东厂送来的姐姐之后,高献芝雷打不动,熏香,擦地,呆呆坐上一会儿,再去沐浴换身衣物。

她想着,烧好一大锅香汤留给他用,多放些桃皮,清香醒目。

谁知走到厨房的病柏下头,发觉里面有响动。

门虚掩着,里头没点灯。

灶膛里火光彤彤,照在他脸上,时盛时晃,不知在想什么。玉人独处暗室,伴着粗柴红火,转脸看她,眉眼温润如同一泓春日清波。

“昨夜睡得可好?”

高献芝从小凳上起身,挤出笑容,神色有些疲惫,“天凉了,我买了两筐好炭放着,你夜里烧炭睡暖和许多。”

翠宝看去,水缸边放着两筐新炭,一样没有堆满。

好炭金贵,贩子精明,见不是朱门大户订炭,想着是穷人家尝鲜一次买卖,不肯填高些,他们都习惯了。

她爱用冷水洗面,但怕冷。

不管到哪里,天凉时,高献芝记最牢的便是买炭,且要买好炭。

当初才离开诏狱,被冯公公选中阳物的又不止他一个,在东厂眼中,他不是高家公子爷,只是待宰猪狗,阳物比人长,比人粗,才有幸被冯公公养着罢了。

每月紧巴巴几块碎银子,他伤势重,那点银子,抓药吃药养身子都不够。

到冬日,别说买炭,买肉的余钱也没有。

后来才知道,翠宝冒雪进山采药,转卖各大药铺,银子到手还没捂热,转眼买他要吃的汤药。冬日实在冷,两个人只能同裹一床被褥,彼此取暖,不断喝烧滚的水,暖暖身子。

这样的日子,一直到苏州才好些。

银钱短缺的事,她从不跟他说。

高献芝怎能不知。

第一次买炭,养尊处优十多年的他不懂,以为炭就是炭,没有贵贱分别,与小贩说定送货日子,支了银子。

谁想商贩狡诈,送来的炭下等不说,受潮严重,点在屋里直冒白雾,呛到两人泪涕横流。

双双慌乱逃出屋子,翠宝咳出眼泪,在院子里大笑,揉着肚子说道:“好歹毒的炭,咳咳,你被骗啦傻子!”

他手足无措,鼻梁上还有黑灰。

本想给她个惊喜,结果有惊无喜。

“怎、怎会如此。”

十指全是黑灰,俊脸说不尽的窘迫,他是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

想也知道,高府什么样的门第,他从小用的是宫里惜薪司赏赐的上等兽炭,焚出有清香,一点烟味也没有。

他茫然焦急,可亲又可爱。

“原来你没哑巴啊。”

翠宝笑道。

出诏狱后他一直没说话,这日是头一句,没想到这么逗趣,她乐不可支,笑到直呼肚子疼。

最后是她拉着他,找小贩说理去。

说是说理,但她在去的路边用帕子兜了团干牛粪,找到小贩,好声好气,说的却是:“退货还钱,否则就让你尝尝打娘胎出来的第一口牛粪。”

小贩见她娇柔,面子嫩,不大理会。

高献芝从未在市井与人争执过,那日也是破天荒,打娘胎出来第一回。

两人配合默契,真给小贩塞了满口牛粪。只是小贩周围有亲友,一吃亏就呼喊,他们占过上风,对视一眼,手拉着手奔跑在漫天细雪里,溜得飞快。

钱没讨回来,出了口恶气,一直笑到家门外还在笑。

翠宝不断重演小贩被塞牛粪时瞪大眼珠的样子,高献芝握拳,抵唇笑着,红唇白齿,身姿俊茂,雪天里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