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节(2 / 3)

加入书签

曲,歌声充满时代气息和青春的活力。

歌曲的第一句“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在革命的热血青年中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以至于用它取代《高举革命大旗》歌名,有时干脆就叫《我们年轻人》。此歌曲产生于火热的年代,现实中感人的场面为词曲作者提供了创作的源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歌曲创作发表后,又直接作用于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和鼓舞作用。乐曲雄壮豪迈、坚定向上,歌词通俗简练、易于上口。此歌很快在青年中流传,在1965年的故事片《年青的一代》中作为主题曲,成为《红旗》杂志1965年推荐的十首优秀歌曲之一,流传至今。激昂的旋律,奋进的歌词,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

立志

冯悠不敢靠近陶南风, 更不敢质问陶南风,向北追逼审讯所造成的心理阴影犹在。

她也不敢上前贸然地问乔亚东,因为她还没有蠢到那个地步。设想一下那个场景?

——“乔亚东, 你为什么不爱我?”

——“请问你哪位?”

她应该如何回答?

陶南风的姐姐吗?

陶南风和以前一点都不一样, 她估计已经把家里那点子破事说得到处都是,江城知青人人都晓得陶南风有个恶毒继姐。

如果不是陶南风的姐姐,她还有什么值得乔亚东多看一眼?

一想到这个,冯悠心如刀绞。原本眼前这个年青人应该是自己的丈夫,恩爱夫妻几十年, 创下巨大的家族财富。

可是现在,她连上前打个招呼的勇气都没有。

这一刻, 母亲冯春娥的话清清楚楚地涌入脑海。

“忍, 我们现在只能忍。人都说忍字头上一把刀,没办法的。你既然能做那个梦,一定是上天眷顾, 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现在争不过不要紧, 我们先忍着。

你现在当临时工怕什么, 妈有工作有钱, 能养着你。你好好读书, 将来考个最好的大学, 找份最好的工作, 赚很多很多的钱, 让他们后悔、羡慕去!”

想到这里, 冯悠终于按捺下来那一股焦躁, 深深地看一眼乔亚东, 转身离去。

乔亚东感觉到一股灼热的目光, 疑惑地转头寻找, 却只看到一群校园少女嘻笑打闹的背影。

陶南风正问他:“课多不多?”

乔亚东收回那份疑惑,专心地回答着陶南风的问题:“还好,一周二十八节课,而且大一第一学期有不少公共课,专业课只有一门,压力不大。”

陶南风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乔亚东小心翼翼地看了她一眼:“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陶南风道:“我们这个干部培训班没有公共课,全是专业课,学习强度很大,基本都是满课。我在想,到底哪一种教育方式更好。”

乔亚东说:“问问你爸,不就知道了?”

两人在三食堂见到陶守信,父女俩熟练地拿出铝制饭盒在窗口打了几个菜、三板米饭,提到家中餐厅坐下。

食堂的米饭蒸熟了一板一板的,大厨们按照一两、二两、三两的标准划分成大小不等的方块,陶南风和陶守信平时都是二两饭,这回乔亚东来了便给他打了三两。

食堂的菜式就是那几样,烧鱼块、土豆烧肉、炒鸡蛋、炒土豆丝、炒青菜……

因为有客人,陶南风多打了两个荤菜,用带着多边的洁白餐盘分开盛放,摆在家中餐桌上,笑着解释:“我和我爸都不会做饭,只能请你吃食堂,莫嫌弃。”

乔亚东只要看到陶南风就心满意足,哪里还会挑剔食堂饭菜?

他笑得十分礼貌:“我在学校也是吃食堂,挺好的。有鱼有肉有青菜,比起咱们刚到农场的时候强多了。”

陶守信取来筷子、饭勺交给乔亚东,自我解嘲了一句:“咱们家虽然不开伙,但是餐具漂亮,形式重于内容。”

乔亚东低头看着手中餐具。

白瓷为骨、筷子头金色包边,勺子也是同一款,和餐盘一样都是洁白如玉的骨瓷,饰品极为简洁,以金边镶嵌。

一看就是用外汇券购买的好东西。

乔亚东笑道:“陶教授太自谦了,您是做学问的人,哪有时间做饭?”

陶守信哈哈一乐,热情招呼着:“来来来,吃饭吃饭。”

虽说只是食堂打来的饭菜,但因为精致的餐具、漂亮的餐桌,竟然有了招待客人的排场。

陶守信对饭菜并不挑剔,一边吃一边摇头道:“只是有点可惜,向北送来那么多干货、油、蛋,咱们两个就把鸡蛋给吃完了。”

陶南风扑哧一笑:“天天白煮蛋,很光荣么?”

乔亚东有点后悔在农场的时候没有好好跟魏民学习做饭:“我去学做饭,回头有空就过来帮你们做。”

陶守信忙摆手:“不必不必,你还在读书,首要任务就是学好知识,学那个做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