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节(1 / 2)
士大夫们目瞪口呆。
——他们的官家竟如此懦弱,他们还在与太后据理抗争,官家却高举降旗,临阵倒戈?!
士大夫们不说话,但赵祯不敢掉以轻心。
依他多年被士大夫们被骂哑口无言的经历,不消片刻士大夫们便能反应过来,然后以他们丰富的经验刁钻的语音将他骂得狗血淋头。
他完全不想给士大夫们这个机会,“退下退下,全都退下。”
“我不可能跟大娘娘夺权,你们死了这条心吧!”
是日,赵祯进献龙袍,恳请刘娥登基为帝。
是日,士大夫们集体罢朝,天下为之震动。
是日,刘娥推辞不受。
五日后,赵祯再次进献龙袍,刘娥再次不接受。
“第二次了。”
赵祯对杨太妃比了两根手指,“还有一次大娘娘便该接受了。”
杨太妃伸手戳了下赵祯额头,“这事你得跟你大娘娘说,我可不知道她的心思。”
“事不过三。”
扬国大长公主笑吟吟,“第三次她肯定接受。”
又五日,赵祯拿着龙袍再次出现在朝堂之上。
这一次他没再进献龙袍,而是对一旁的狄青使了个眼色,狄青会意,领着一群武将直接把龙袍披在刘娥身上。
“官家千秋万岁,大宋盛世永昌!”
狄青俯身拜下。
一人跪,众人跪。
武将们浑厚的恭贺声一声又一声响在承明殿。
刘娥身着龙袍,微微一笑。
当年太祖皇帝乃柴荣心腹,被柴荣病榻托孤,可尽管如此,却依旧不影响太祖黄袍加身,夺了郭周天下,而今她效仿太祖皇帝的黄袍加身,也做了大宋的皇帝,唯一不同的是她比太祖皇帝厚道些,不曾篡夺大宋江山,更会善待祯儿乃至祯儿的后人。
但不是祯儿的那一脉,便没这么好的福气了。
——无论是避免靖康之耻的发生,还是为了自己的身后事,她都不会允许除了祯儿一脉之外的人登上皇位宝座。
“众卿平身。”
刘娥声音不急不缓,“朕顺天应命,登基为帝,朕之子祯儿为皇太子,张氏为太子妃。”
是日,士大夫们联合罢朝,自然不知道武将们的壮举,更不知道他们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太后登基为帝,官家降为太子。
等他们反应过来时,荒山之上的开荒队伍又多了许多人。
但每个队伍之中都不乏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有人去开荒,有人在朝堂如鱼得水,为华夏史的又一位女帝颂功唱德。
同年九月,太子妃诞下太子的第一位子嗣,太子大喜,请奏官家封为福康郡主,养于官家膝下。
又一年,狄青领兵出征。
西夏,岭南,这些曾经属于中原王朝的领土再一次被纳入中原王朝的版图。
大宋疆域延绵万里,百姓安居乐业,真正的盛世太平在出现在每一个人眼前。
“官家此等功绩,足以封禅泰山!”
士大夫殷勤进言,“真宗签下澶渊之盟尚去封禅,官家为何不去?”
“纵观大宋与前朝,再无人比官家更有资格封禅泰山了!”
扬国大长……,不,扬国护国公主翻了个白眼,嫌弃之心溢于言表。
——当初嫂嫂刚称帝时你们可不是这么说的。
你们一哭二闹三上吊,说什么天亡大宋国有妖孽,这才过了几年,不仅连女人在朝堂听政议事都能容得下了,甚至还请奏嫂嫂封禅泰山?
啧,宁死不辱的士大夫也不过如此。
嫂嫂说得果然对,待她大权独揽,威加四海,自有大儒为她辩经。
那日风和日丽,嫂嫂华发点翠,身着龙袍,弹劾的折子小山似的堆在她案头,她瞧了一眼便收回视线,不被这些俗事所扰。
她的目光落在被加封为公主的小小的福康公主身上,小公主踩着不稳当的步伐来到她身边,胖嘟嘟的肉手从上面抽出一本奏折,奶声奶气问,“奶奶,这是什么呀?”
“一些聒噪之语罢了,不必在意。”
嫂嫂一笑置之,伸手把福康抱在怀里,“咱们需要在意的是待我大权独揽,威加四海,那些为我辩经颂功的大儒们,我该给他们怎样的待遇?”
“呃,反正不能跟以前一样。”
小公主眨了下眼,“我听宫人说,太傅以前被这些人欺负得可惨了,要是这些人又身居高位,太傅,还有青叔,他们的日子又该不好过了。”
太傅曹玮忍俊不禁,“难得殿下还记得老臣之前吃过的苦。”
“当然记得。”
小公主郑重其事,“太傅是大宋的功臣,是我的太傅,百年之后是要配享太庙的,我才不要太傅被这些夸夸其谈的人欺负!”
“我要太傅,要青叔,乃至天下每一个为大宋踏实做事的人都得到应有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