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节(1 / 3)
他是那种宁愿身死,也绝对不会向敌人求饶的性格。
不过,方貌的话他终究还是听进去一点。
他只有方天定一个儿子……
半响后,方腊坐下,从面前木案下面取出了一本书,一本记载梁山和他方腊事迹的书籍。
这本书的页面有些发卷,显然被翻阅了不知道多少遍。
方腊随手一翻,就翻到了记载他麾下将校、兄弟和族人结局的地方。
在看到方貌、方天定、侄子方杰,方金芝、方百花一个个或是自杀,或是战死的结局时,他怔怔的看着眼前的书册,时而咬牙,时而露出悔色,一直到半夜,依旧坐在那不再动弹。
他一晚上没睡。
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想了些什么,等到第二天出来的时候,外面的侍卫赫然发现,方腊的气势不再像以前那样坚定昂扬,神色低沉……
三日后。
一个让江南震动的消息传出,方腊派使者前往临安拜见夏主,愿意率建德、淳安等地和麾下所有兵马归附大夏,正式献表投奔。
消息传出,江南大震。
如今大夏和赵宋交锋,所有人都知道赵宋的胜算不大,但以赵宋的疆土和兵力,拼尽全力的话和大夏纠缠一年半载的不成问题。
但方腊突然归附,却能让这个时间大幅缩短。
因为方腊所在的位置是赵宋的侧翼,从后面拖延赵宋的兵马,能让夏军迅速取胜。
王景收到方腊的献土奏疏后,心情非常不错,大笔一挥,直接册封方腊为一等武威伯,方杰、石宝、王寅、厉天闰等都有封赏。
方腊的圣军整编为夏军战兵,依旧由方腊统帅。
方腊除了一等伯的爵位外,还暂领临安行营副总管的官职,给他一个月的时间收拾军心士气,一个月之后出兵策应夏军。
临安城内。
王景和张居正、刘伯温、张九龄、傅友德等人说话的时候,忍不住的感慨道:“朕还真是没有想到,心硬如铁的方腊居然主动向朕低头,消息传来的时候,连朕都不敢相信!”
刘伯温笑道:“应该是方貌、邓元觉他们劝服了方腊!之前在金陵的时候,陛下不是说他们有投奔我朝的意思么?”
“臣推断方腊刚刚大败情况不好,而此时陛下又派使者督促对方出兵,让方腊感受到了威胁,然后方貌趁机劝说,成功说服对方!”
王景哈哈大笑,说道:“伯温还真是神机妙算,推测的一点不差,不错,的确是方貌劝服了方腊,让朕多了一支兵马!”
一边说笑,王景把手中军情司传来的奏疏递给对方,上面记载着不久前方腊大营发生的经过。
张九龄、张居正还有谢晦他们,心中对于方腊这种发贼有着很深的成见。
不过他们也不得不承认,此时方腊归附对大夏有着很大的好处。
还有方腊麾下的几个大将,方杰、石宝、王寅,这三个绝对有着九阶的潜力,尤其是方杰,虽比不上杨再兴这样的无双猛将,但也能在猛将中排在第一层次。
“嗯,方腊的事情先放在一边,方腊已经把和宋军交战的经过,全部送了过来,你们看看吧,朕之前的猜测没错,朱标、徐达、李文忠他们果然出现了,还加入了宋军,准备和朕为敌!”
王景又拿出了一封奏疏,刚才高兴的神色变淡,沉声说道。
高熲此时还在湖州坐镇,王景身边的参谋文士,变成了刘伯温和谢晦,张居正和张九龄他们主要负责梳理后方送来的政务,不会对两军大战指指点点。
刘伯温接过奏疏,迅速的扫过。
他和徐达、李文忠很熟悉,知道他们的特征,立刻确定了情报的真实性。
“的确是他们!明军残部这是彻底和宋军合流了!”
刘伯温说道,心中暗自为朱标等人叹息。
如果朱标他们没有出现,而是带着剩下的钱财前往更南方,无论是隐姓埋名也好,继续带着身边的几个大将重新起家也好,都能过得不错。
大夏的势力虽强,但在十年之内,在南方扩张的极限只能到温州处州,无法涉足福广岭南等地。
朱标还有机会在岭南起家。
不过,对方显然没有放下父亲陨落的仇恨,准备留在江南加入宋军,和大夏死磕。
他这是自寻死路!
因为赵宋就算多出几个九阶大将,也绝不可能是夏军的对手,到时候大军崩溃,陛下和夏军的众多将校,绝对不会再让他们突围逃脱。
王景笑道:“无妨,朱元璋在的时候,明宋联军就不是我们的对手,眼下朱元璋已然陨落,明军只剩下几个残兵败将,加入赵宋军中,不过是找死!”
“他们想要找死,朕就成全他们!”
“傅将军,向湖州传令吧,开始征调大军,这次朕要将明军宋军一鼓荡平!”
“末将领命!”
傅友德立刻起身领命。
王景这位大夏皇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