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44章 开茶器行?(1 / 2)

加入书签

葫芦空间里头出来的东西,楚铭还是抱有极大的自信的。

而且五大名窑在华夏瓷器界的地位,那是仅次于“柴窑”瓷器的,在如今这个“柴窑”瓷器难寻踪迹的时代,五大名窑几乎代表了瓷器界,最顶尖的烧瓷工艺。

虽说现在有无数瓷器爱好者,都在费尽心思的,想要恢复五大名窑的光辉,奈何古瓷器的烧制方法,早已失落在岁月之中,后人想要重新烧制,其是那么容易的。

如今瓷器界的仿古瓷器,虽说看起来有那么几分相似,但要真跟古董瓷器放在一起,却总是有种型似神不似的感觉。

而楚铭现在是完全使用古法来制作泥胚,也是用古法调制的釉料,如果可以烧制成功的话,也许真的可以重新呈现,大宋末年时期的“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盛景。

所以楚铭这会比任何人都要期待,也都要紧张。

刘卫信见楚铭神色有些紧张,便拍了拍他的肩膀,对着大家开口道:

“楚先生,我看今天也挺热的,这里留我在这边烧窑就可以了,要不大家就先回去吧!”

楚铭也知道,自己这会儿的心绪不太稳定,便点了点头:

“那也好,就是卫信叔你一个人在这里烧窑,会不会太过辛苦?要不你看看能不能带出一个徒弟来,到时候你也可以跟人家换换班!”

以刘天放为首的这一群烧瓷工,足有二十几人,大多数都是经验十足的老烧瓷工,但是负责烧窑的却只有刘卫信一个人,所以每次开窑煅烧,都只有他一个人守着,一守就是三天三夜,让楚铭还是有些过意不去。

刘卫信擦了擦满是煤灰的手,毫不在意的开口道:

“我现在这个年纪都还吃得消,就怕以后年纪大了,身体受不了,所以我也确实想过要带一个,人品好一点的徒弟出来,只不过整个西塘村也没几个年轻人在家,我们老刘家这一大群年轻一代里,又没人愿意来烧瓷,所以这事就耽搁了!”

楚铭听完此言,也是忍不住苦笑,如今这个社会风气很是浮躁,年轻一代都宁愿去城里搬砖,也不愿意在农村里做手艺活。

以至于很多传统手艺,都因为老一辈逐渐老去,年轻一辈无人肯学,还面临着失传的境地,着实令人可惜。

别看着烧窑好像只是加点燃料,没事去测下温度,好像很简单一样,但实际上,一名专业烧窑的老师傅,没有三年五年的烧窑经验,根本控制不好火候和温度。

所以想要培养出一名专业的烧窑师傅,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不过刘卫信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他如今已经40多岁了,一旦过了五十岁,身体的各项功能就会开始走下坡,即便有楚铭的灵液调养,但这生老病死的天地规则,却也根本无人可破。

于是楚铭沉思了一下,便一脸郑重的点点头:

“卫信叔,这件事情不用着急,我会想办法,寻找一个人品靠得住的年轻人,来跟你学习烧窑!”

楚铭愿意包揽这件事情,刘卫信自然热的轻松,愿又催促着他们赶紧下山休息。

今天的太阳着实炎热,楚铭看着大家都被太阳晒的焉了吧唧的,但也不再推辞,招呼大家一起下山。

山阴小道里,倒是没有多少阳光洒落下来,人走在其中,倒觉凉爽得很。

昨天放和江御山放缓脚步,与楚铭走到一起,然后小声的询问道:

“楚先生,在你那竹楼里的西厢隔院里,放着这些天我们烧制的瓷器,已经有上百件了,大多数都是一级瓷器,而且应着你的要求,烧制的全部都是茶器,你打算怎么处理啊?”

楚铭皱起眉头,他本来是打算烧制出一批精品茶器,将天然居里的茶器给替换掉,虽说李雅薇把珍藏的一批精品茶器,交给自己渡过难关。

但是那批茶器,其价值实在太过高昂,本来就是适合用来收藏的,放在茶楼里面使用,就有些浪费!

而且项子耀的“品雅居”,一个月还拍卖三四套精品茶器,即便“天然居”每个月也拍卖一张“南派茶桌”,但茶具终究比不上茶器,这客源还是被“品雅居”拉回去大半。

而现在,自己烧制的那一批精品茶器,虽说因为胎泥的问题,与“天青铭品”出品的精品茶器有点差距,但楚铭的手艺在那里,倒也受到不少人喜欢。

现在天然居也开始每个月拍卖茶器,靠着热度拉回来不少客源,倒也跟品雅居打成了平手。

对于这些更次一等的一级茶器,楚铭还真的没有考虑过,要拿来做什么好!

这时,走在楚铭身侧的江御山,见他目露愁容,便笑着开口提议道:

“小铭,既然你要将这烧瓷基地,打造成全华夏最好的烧瓷基地,那你这出产的瓷器自然不会少,这么多瓷器,你也不可能都留着自己用,我看不如这样,你干脆也开一个“茶器行”好了!”

“茶器行?”

楚铭眉头紧锁,低声自语道。

江御山立马点点头,语气凝重的开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