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福州--白塔浸月(1 / 2)
9月18日下午我们下榻于山宾馆。两点多钟时,汉英老师打电话给我,问我在哪,我和他说在于山宾馆。他说刘季宏老师和岸礁老师已经到了福州,他们马上过来和我汇合,汉英老师说要带我们去乌山走走。我们几个人汇合之后,因为刘季宏老师要参加今晚的“东南网十周年庆典晚会”演出排练,所以他不能和我们一起成行。我就和汉英老师、岸礁老师一起走出于山宾馆,向乌山进发。
“白塔”位于山宾馆下方百十米处,是我们去乌山的必经之路。所以当我们走到山门前时,岸礁老师说要进去看一下,来个“走马观花”随意拍下几张照片,我们一致赞同并跟着他走向“白塔寺”福州“白塔”又名“定光塔”全名“报恩定光多宝塔”“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我们在山门前看时“白塔寺”的寺门上写着“定光寺”“白塔”位于于山西麓,与乌山的“乌塔”遥相对应,并名为“福州双塔”在此之前,我于昨晚在五一广场远景拍摄过白塔照片,在路灯的映衬下“白塔”熠熠发光,非常壮观。
有关“白塔”的历史,得先铺陈一翻,让朋友们有个初步了解。“白塔”原为闽王王审之为报父兄教养之恩,于唐天元年(公元904年)所建。古时佛寺造塔乃行善积德,图报知恩,故王审之建塔以报父兄之恩,乃当时社会之一风气。僧祗律中说:“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相传当时建塔开基时,掘出一颗宝珠,故名“定光多宝塔”宝塔初建时高66。7米,塔内砌砖轴,外环木构楼阁,是一座七层砖心木塔。明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塔身被雷电击烧焚毁。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重建,后改为七层八角砖塔,高41米。因外涂白色灰层,故名“白塔”
“白塔寺”的正门有一尊佛像,按常理应该是一尊笑佛,但这尊佛像却年轻并不笑,我们三人大犯不解。有郡人在旁,见我们在议论,他说这就是“弥勒佛”但它具体是什么佛像,我们在此也说不清楚。径往寺院里面,因寺内修葺一新,故处处光亮耀眼,让人目不暇接。这些暂且不说,我最喜欢的是大殿前后的四幅青石大浮雕。前面两幅是青龙,后面两幅是麒麟。石雕颜色青深而光亮,老旧而古朴。我问过汉英老师是不是现代雕刻,他说应该不是的,那是原有的古雕。青龙石雕上二龙戏珠,其中浪卷云腾,心舞意动,相当活现精灵!麒麟石雕上麒麟昂首,更见山林呼啸,风生于耳,相当潇洒古怪。再往后面走去,后殿前是双龙盘柱。龙身自上而下卷起,龙头高举向内护住殿门。一位老先生带着几位游客走到此时说:“这双龙柱太精美了,这是古代的石雕工艺,现在哪能做得如此之好!”虽说此话不能苟同,但这龙柱的精美,可见一斑!
再往后进入“白塔”立于后殿后面的空阔地,一身洁白,在蓝天白云之下,七层八方向上,高大而威武,美丽而清白。我们三人拣起各自的角度,随拍了几张照片,因为时间不早,所以不能继续久留眷恋。随后转身出了山门,继续赶往乌山,暂且不提!我们从乌山下来之后,收获还真不少,我将会在走马福州--乌山摩崖里,一起与大家共同分享。
晚饭时,我们走过于山的一段老城墙,这段老城墙我和朋友昨天晚上也曾走过。当时我就问过朋友,说这是不是古城墙,他说应该是吧。而今天傍晚路经此地时,我们才真正看清,原来这是一段明代时期的古城墙。有福州市文物保护碑记记录,上面写着:“经本府于1993年11月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福州市人民政府立。”的字样。
据说,这明代古城墙始建于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由“驸马都尉王恭主持重建城垣,将以前的土、砖城墙改用竖石来堆砌。”“民国初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在福州修路的同时大拆城墙,把明朝建的府城彻底破坏了!”由此留下这堵残墙。另有博友记载说“此处城高2米多,长近20米,厚约五六米。为使城墙牢固,石头采用杂乱无章的“丁顺”砌法。”后来常听说于山附近修房建路时,经常会有古城墙遗址被挖掘出来,可见于山地处之段正是明代的老城墙区。
晚饭后,我们一起参加“东南网十周年”庆典晚会。与市领导、报社领导和关心网络的朋友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东南网成立十周年”至此“十大铁杆网友”欢聚一堂,谈笑风生。他们是“宋志坚、林发荣(中国树)、李秋生(岸礁)、郭永仙(醉在壶里)、何伟东(晓荷残梦)、陈汉英(岛京)、刘季宏(qzljh1119)、姚柳菁、高山、张逢康。”我们在此感谢他们对网络事业辛勤付出,同时祝贺他们取得不断成功。
会后,宋志坚老师、林发荣老师和陈汉英老师等先行回家。张逢康老师则和我们一起,由他做东,陪我们到外面的餐厅小聚一翻。在此,我们感谢张逢康老师的热情款待,并预祝他的歌词越写越好,越做越成功!从小餐厅一路走来“白塔”在夜幕下发出白色耀眼的光芒,伴着我们一路同行,海谈阔论。
是的,生活本该如此,网络是我们共同的平台。而则我以为,福州“白塔”的闻名,更在于它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