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一十七章 打造素质商人(下)(1 / 2)

加入书签

榜单列出去后,反响不错。

刘可灵机一动,干脆在东阳城的钱庄总部对面,开了一个商人馆。

也就是最初版本的征信报告所。

里面记录了商人的信息,比如主要经营什么产业,完成了哪一宗大交易。

刘可为了秀一把,让城卫军四处出动,罚款随地吐口水的暴发户。

那个暴发户嚣张至极,直接将一串铜钱砸在城卫军脸上。

然而,刘可让商人馆记录下来:某年某月某日,张员外随地吐口水,被城卫军罚款,在执法过程中冲撞城卫军。

后来,张员外的合作伙伴知道后,立刻断绝了联系。

这件事在东阳城闹得沸沸扬扬,全民热议。

商人们这才知道,原来榜单的影响,竟然这么大。

在以后的日子里,商人们战战兢兢,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随后,商人馆记录了一件事,豪商朱公一掷千金,修建了一座石桥,方便了周遭几个村落的百姓。

生意伙伴不断地找上门来,轻轻松松赚了一个万。

于是,各路英雄慷慨解囊,甚至出现了一地两桥的情景。财大气粗的,直接建庙宇。

刘可的一波操作,惊呆了内阁。

这下子,浮躁的商人,总该收敛一些了吧?

其中蕴藏的处理问题的方式,令人深思。

尤其是顾雍,前一阵子刚看到商人跋扈,东阳侯一个动作就整治成功了。

看着乱糟糟的太学,顾雍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于是他亲自拜访了蔡邕,一边阐述他的心得,一边推行太学的改革。

刘可轻轻一煽,整个扬州的风气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既然如此,刘可就再添一把火。

“雨儿,我打算一千万金的资金,贷款给商学院与太学的学生经商,你以为如何?”刘可道。

“他们可都是没有经验的雏鸟,夫君,你就不怕折了本?”赵雨提醒道,按理说,刘可不应该这么不智。

“这个你放心,我的钱岂是这么好借的?”刘可笑道。

刘可想要改变世界,首先要做的一点,就是改变人们的思考方式。

他亲自到太学和商学院宣扬自己理念,道:“想要经商吗?没钱的话,可以来找我。”

最终,太学有二三百人,商学院超过了五百人。

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投机取巧之徒,想要和刘可搭上关系。但是刘可明确地表示,这没有关系,请拿出你的能力。

第一种思考方式就是,做策划。

刘可丢出来一本策划书,道:“你们都看看,准备一份一定会赚钱的策划说服我。”

案例很简单,就是将岭南的荔枝运到扬州贩卖,其中精确到了进货价,售出价,如何运输等问题。

荔枝大家都爱吃,但是问题在于,它无法储存,用通常的办法从岭南运输过来,百分百会腐烂。

一份简单的策划,其中的道理,几天几夜都讲不完,更何况是初次接触的学生们。

甚至有人大笑,如获至宝道:“多谢东阳侯!”

“你可以离开了。”刘可道。

那人笑容一怔,不明所以。

“连这份策划里面的缺陷都看不穿,你的学识不足。”刘可道。

学识不足,一下子激怒了那名学生,他可是太学中的佼佼者。如果不是东阳侯,他怎么可能出现在这里?

就算是东阳侯,也不能嘲笑他的学识。

“只要走海运,就能够节省一半的时间。”那名学生得意洋洋地道。

“我很庆幸,海运已经深入人心。可是你知道,为什么东阳城的百姓,还是吃不起荔枝吗?”刘可反问道。

即使是海运,也比不过荔枝的腐化速度。

刘可知道,不能逼迫过甚,他打算让学生好好消化这份知识。

“我在这里跟你们讲,这一次创业资金,高达一千万金,你们能不能把握,就看你们的策划以及口才了。”刘可道。

什么,一千万金?

所有人都振奋了,振奋的同时,又在思考。

散会后,学生们成群聚集在一起,其中就包括两个二代。

一个是陶商,徐州牧陶谦之后,被刘备一脚踢过来留学。另一个是刘尚,交州牧刘繇的儿子,同样就学于太学。

两个人一见如故,成为了好朋友。按照他们的身份地位,他们打死都不会从商。

他们来到这里,其一是为了瞻仰东阳侯,其二是最近热议的商人馆以及榜单,让他们对商人产生了兴趣。

“你说东阳侯为什么这么积极发展商业?”陶商道,父亲陶谦是个老实人,陶商也被教育成谦谦君子。

“说得高尚一点,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为了搞钱。”刘尚道。

“东阳侯并不缺钱。”陶商摇了摇头。

“你不懂,钱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