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七百一十三章 预兆(1 / 2)

加入书签

周不疑带回来一大笔钱财,糜竺和鲁肃狠狠地夸奖了他一番。

因为这件事,周不疑彻底露了一次脸。

“有了这笔钱财,勉强能够支撑冀州的开发了。”刘可道。

然而,鲁肃却坚决反对,道:“主公,不可再次掏空府库中的钱财。”

“钱要花出去,才是钱,否则只是废铜烂铁罢了。”刘可道。

官府要做的,就是让金银流通起来,刺激消费。

由于钱庄的设立,大部分富人都喜欢储钱。虽然不是全部的资产,但是也占据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如果官府也一样只存不花,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些事情要解释起来非常麻烦,刘可自己也是一知半解,更不可能教人。

“主公,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官府也要有应急资金。”鲁肃坚持道。

“只要不负债就行了,只要官府有信誉,应急资金不是问题。”刘可道。

鲁肃只好长叹一声,不负债就是刘可的让步了。能争取到这一步,鲁肃已经很努力了。

“经济发展了,百姓有钱了,我们过得也不会差。”刘可道。

“明白了。”鲁肃妥协道。

鲁肃离开后,荀攸前来汇报这段时间收集的情报。

益州之战目前处于僵局,双方都比较克制。

荆州还是一样,孙策训练新军,周瑜处理政务。

凉州的韩遂和马超相互对峙,又相互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至于曹操军,许昌没有任何事情发生,倒是并州有些状况,荀攸做了详细的介绍。

“如今并州蝗灾泛滥,百姓苦不堪言。”

蝗虫是一种一直让人类十分头疼的昆虫,它造成的灾害称之为蝗灾。

这种昆虫繁殖力特别强,只要是气候等环境条件适宜,有良好的食物供应和憩息地,那么它就能大量繁殖。

在古代,蝗灾和水灾、旱灾并称为“农业三灾”,对农业有着无与伦比的破坏力。

“曹操派出了自己的嫡子曹丕处理,但是效果不大,并州人心惶惶。”荀攸道。

如果不是刘可无私奉献,扩大了粮食产量,恐怕一个蝗灾就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

“曹操军的损失是一定的,现在曹操把精力放在救灾上,没有其他特别的行动。”荀攸道。

黄巾之乱之所以能够兴起,汉灵帝荒淫无度、不理朝政是一方面,天灾是最主要的诱因。

一般情况下,百姓勤勤恳恳就能填饱肚子,谁会没事谋反?

这种掉脑袋的事情,很少有人去做。

天灾一直伴随着动乱,值得统治者警惕。

蝗灾和其他灾难不同,蝗虫是会迁徙的。

“目前有没有迹象表明,蝗灾会蔓延到冀州?”刘可问道。

“暂时还没有。”荀攸道。

“密切关注此事,一旦发生意外,我要第一时间知道。”刘可道。

“遵命!”荀攸道。

“通知陈群一声,让他做好准备。”刘可道。

防患于未然。

“明白。”荀攸道。

毕竟是没有发生的事情,刘可没有杞人忧天。

现在海商已经逐步开放,舟山船坞收到了二十条船的订单。

将海上的全部事情交给甘宁,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刘可打算设立一个特别的管理机构。

陈群离开后,扬州商会和钱庄的管理,刘可交到了诸葛亮手中,诸葛亮打理得井井有条,但是把诸葛亮安排在这个位置,还是太屈才了。

于是,刘可安排刘先逐步接管。

刘先乃是周不疑的舅舅,之前跟随在刘可身边,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但是为人谨慎,深得刘可信赖。

而且,耳熏目染之下,他对这些新兴的机构,也非常了解,交给他,刘可也放心。

至于诸葛亮,刘可决定丢到新设的镇海司,锻炼一番。

反正诸葛亮年轻,经得起折腾,所以刘可也没必要和他客气。

镇海司的职能很简单,负责管理海上的一切事物,属于文职部门。

而甘宁和丁奉,则是海上的武装力量。

现在的贸易,基本上都是刘可领地内,所以不必担心安全问题,以及外交问题。

现在甘宁就在东阳城著书,所以刘可将他传唤过来。

“兴霸,这段时间还习惯吧?”刘可问道。

甘宁桀骜不驯,想要他老老实实呆着,的确很煎熬。

不过对于著书,甘宁还是表现出了兴趣,甚至,还找了王璨帮忙。

“主公放心,一切都好。”甘宁道,竟然有了书生的气息。

刘可笑了笑,之前他就有逼迫徐庶弃武习文的旧历,恐怕现在又要增添一笔了。

“关于镇海司的设立,你有什么建议吗?”刘可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