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章 打狗也要看主人呐(1 / 2)
十月份对于宋人来说,也算是个比较重要的月份,因为十月十五就是下元节。
但即便没到十月份的时候,东京城里面也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节日的气氛。要问为什么?因为变了天了。
新皇登基,除了一开始的几天要全城戴孝为死去的皇帝哀悼之外,在这之后的半个月里,几乎全城上下都在庆祝新皇帝的上台。
放在过去,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之所以会发生这种事,完全就是赵佶在报复自己的哥哥对他的打压。
天知道他在赵煦还活着的时候被压迫的多么惨烈,自从在那次争斗之中落败让他颜面尽失后,他就处处受制于人。
新党对支持他的大臣们极尽所能的排挤,他的党羽日渐凋零。
幸好还有蔡京这等中流砥柱,一直坚韧不拔的挺立在朝堂之上。又有众多支持他的官员,散尽家财为其疏通打点。
他自己也在蔡京的建议下,坚持不懈的去讨好向太后。
如此的结果便是在储君之争中,赵佶得到了向太后的支持而登基为新帝。
这个人在一开始或许还想着能做一位圣主明君,但一周之后,他的本性就暴露无遗。
他先是罢黜章惇,因为他每次见到章惇,就能想到章惇当初说的那句‘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然而自己现在成为了新的皇帝,狠狠的打了他的脸,但他还是一副瞧不起自己的样子。
赵煦胸怀大度,或许会选择感化,但赵佶可不能忍。
像他这样的文艺青年向来感性,想一出是一出。于是在某一天他忍无可忍之后,他告诉自己无须再忍。
便在朝堂之上,大手一挥,罢黜章惇。
作为新党的领袖级人物,章惇的失势就代表着新党的失势。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有扶龙之功的是旧党而不是新党。赵佶继位的时候,就有很多人做好觉悟了。
罢黜章惇就好像是一个信号,紧接着一大批的新党官员或被罢免,或被贬到远方。
曾布倒是没像章惇一样直截了当的提出反对,但这也成全了他。赵佶需要一个经验丰富的老臣来主持大局,曾布自然就是最好的人选。
所以赵佶拜其为右相,然而没过几天,他就跟左相韩忠彦起了矛盾。并且不知道从哪弄来韩忠彦的丑闻,硬是把韩忠彦排挤掉了。
根据后来的情况来看,韩忠彦的丑闻极有可能是蔡京提供的。因为这老家伙代替韩忠彦,出任左相。
不过又没过几天,曾布又跟蔡京起了矛盾。
在蔡京和曾布之间做出选择,那赵佶一定会选择蔡京。毕竟蔡京当初坚定不移的支持自己,曾布顶多算是个半路出家的和尚,陪自己秃头的时长远不及蔡京。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镇国军回到了东京城。
镇国军在宋人眼中是个什么形象,那就是百战百胜的无敌之师。从镇国军出征以来,基本上就没听到关于他们的坏消息。
所以东京城的百姓们非常欢迎镇国军,甚至听说了这个消息后,自发的到城门附近迎接。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镇国军根本不会进入东京城。
在城外三十里的地方,一支由枢密院派出来的官员宣读了枢密院最新的旨意,暂时将唐宁的职务罢免,移交刑部看管,同时由赵佖接任唐宁的职务,代替唐宁统筹镇国军。
消息传到镇国军将士的耳朵里,皆是一片哗然。当然,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大帅当时公然违抗圣命,气得那太监连造反这两个字都说出来了。
但是大帅亲自带着镇国军回到了开封府,也说明他没有不臣之心。这应该只是走个流程而已,应当不会有其他问题。
但另一部分人认为唐宁才是镇国军的核心人物,这些人,人数不多,但里面多数都是跟唐宁一起从萧关之战走过来的镇国军老兵,在镇国军都校、将校之中的占比非常高。
他们觉得唐宁要是被去了职,那镇国军就不再是镇国军了。
不过他们暂且也没有提出异议,毕竟枢密院的人说的是暂时免职。还是先观察一阵,如果出了问题,再另做打算。
来东京城外三十里迎接的不仅仅是枢密院的人,同时还有刑部的人。
为首一人,唐宁还算熟悉。当初在刑部受刑的时候,唐宁就见过他。
“丹阳侯。”那人上前朝唐宁拱了拱手,抿着嘴说道:“虽然不愿意这样做,但您也知道的。
违抗圣命,殴打天使按照大宋律法来说是重罪。我们刑部也是奉典办事,如有得罪之处,丹阳侯请不要见怪。”
唐宁没说别的,只是点了点头。
那人见唐宁配合,也就没多说什么。制止了身旁人想要上前拷住唐宁的行为,拨转马头道:“那就请丹阳侯随我们走吧!”
说罢,便呼哈一声,一马当先。
唐宁也一抖缰绳,追了过去。林威、齐复紧随其后,方腊见状,急的大喊一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