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节(1 / 3)

加入书签

看着看着,陆瑶的目光忽然转移到了自己手上还有些湿润的土上。

这一小块土刚被她捏在手里的时候是比较湿润的,捏起来也很润滑,但是随着她无意识的捏动,这块土表面的水分开始挥发,这块土也开始变得干燥起来,最边缘有一小部分没被她碰到的地方,已经彻底干成了黄白色,开始变得粗糙,甚至隐隐有要裂开的迹象。

陆瑶的眼睛盯着这块土上干湿交界的地方,眼睛忽然瞪大了。

作者有话要说:  我记得曾经在某个不知道哪里的地方看到过这样一段话,有人问,十二年小初高中教育里教的很多知识,尤其是高深复杂的数学,在大部分人以后日常生活里根本就用不上,没有谁会用双曲线导数高等函数去菜市场买菜,学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

一个很有意思的回答是:我们辛苦被培养学习这些复杂的知识,并不是为了以后都能用上这些知识,而是为了让我们学会科学系统地分析思考。小初高中教育,真正希望我们所有人都学会的,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模式。

这个观点还挺有意思的,我自己也能感觉到,高中学到的东西在高考完那一刻就迫不及待地还给老师了,唯有遇到问题总结规律分析实验控制变量这些思维永久地留在了脑海里,遇到点问题第一个想法就是——控制变量了吗?连和人吵架的时候都这样╮( ̄▽ ̄≈ot;)╭

(ps:只是聊聊一个角度新奇的观点,不代表以上观点是完全正确的)

感谢在2021-07-01 17:02:26~2021-07-02 18:56:3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副长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南风知我意 87瓶;珊瑚海 66瓶;啦啦啦 32瓶;葳蕤 25瓶;小虫子 20瓶;九醉颜 13瓶;不一样的诗歌游鱼程清青橘hyg南安夏夜副长常胜立海 10瓶;洛千凝 8瓶;无从琢云扬羽熔灵橙子枫叶色橘猫 5瓶;犹瀅盈 3瓶;空中的烟花花溪墨二媛joe白十八cat bnc 1瓶;

谢谢大家的营养液支持,你们都好给力呀![受宠若惊jpg]

33

陆瑶对于陶器的烧制过程, 只有过那么一丝丝的印象,那是她出于好奇在陶艺课后问过老师一句,她们捏好的陶器要多久才能好。

她记得那时候, 老师的回答是,至少要三天。

当然, 事实上,她们做好的陶器是在下一周的劳技课上才发给她们的, 所以陆瑶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但是, 此时, 手里被体温蒸干变干燥粗糙的泥土却提醒了她一件事。

如果烧陶器真的需要至少三天, 那这三天都是用来干什么了呢?

首先, 陆瑶不认为这三天都用来烧陶器了,毕竟她自己在这里烧,一个上午过去, 虽然没能得到成形的陶器, 但是土也已经被烧得足够坚硬了, 即使质量更好的陶器需要更长时间的烧制, 但是仅仅是给一群学生做的手工陶器做烧制,老师能给她们烧一天,就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那剩余的必要的两天, 被老师用来干什么了呢?

陆瑶低头看着手里半干的泥土,答案已经呼之欲出——当然是用来晾干她们的泥碗了。

想明白手工课上的泥碗需要用两天时间来晾干, 她就立马明白了自己做泥碗最主要的失败点。

她把手里已经半干的泥从正中间掰开成两半,果不其然, 外面那一圈被她的手直接接触到的泥层已经被手温差不多蒸干了,可泥团内部的泥,却还是湿润柔软的。

泥团内部被外部的泥包裹着不透风, 变干的速度本来就要比外面慢得多。

而手的温度比自然空气的温度要高,更加加速了泥团外部的水分散发速度,造成了泥团里外两层干湿度严重不一,最外面接触手的一层已经干透了,里面还是半干,甚至是湿润的,但是干湿度不一,就已经把这团泥分成了两部分。

而她之前将那些做好的泥碗放在阳光下暴晒,泥碗丧失水分的速度会更快,泥碗内外两层干湿度不一,分成了干湿两层,外面看起来已经干了,实则内层部分还是半干,残余水分,再被她放到温度更高的火堆中,这种干湿分层的速度瞬间增速无数倍,泥碗便分崩离析,成了乱七八糟的形状。

弄清楚这一点,陆瑶心里一片敞亮,之前是气闷挫败一扫而光,甚至觉得更有动力了。

探索的过程就是这样,遇到问题自然是让人恼怒难受的,但是解决掉迎面而来的问题的那一刻,获得的欢欣快乐也远非平常可比。

陆瑶重新在那几处泥土质量比较好的采样点采了样,上回采了九个点的泥土,但是考虑到火堆大小够不够烧九个碗的问题,陆瑶最后只做了八个碗,这次陆瑶准备在河边做一个专门用来烧碗的大一点的窑,将九个试点的土都做成碗放进去烧。

陆瑶当然也没有做窑的经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