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289节(2 / 3)

怕目前各属国与属部落暂时还算安稳,没有出现大规模叛乱起义,可一旦再打下去,要是再败一次,他们看到辽国的虚弱,就不一定了。

所以眼下耶律宗真什么都清楚,可什么都做不了。

“陛下!”

张俭认真说道:“如今国内形势陛下其实也明白,老臣就不多嘴多舌,我只想告诉陛下的是,辽国尚能接受一次大败,但怕是不能接受第二次了,何况宋人的这个办法,恐怕确实有效。”

“尚父的意思是,一旦我征召全国兵马,宋国立即遣使派人去联络诸多部落,给他们钱和武器,他们真的会反叛作乱?”

耶律宗真不敢置信道。

张俭点点头;“不错,臣以为出现这样的可能性非常大。”

“哼,给他们几个胆子!”

耶律宗真冷哼一声,他觉得皮室军在手里,镇压各部落还是没有任何问题。

但张俭却坚定说道:“陛下万不能这么想,唐朝时武力有多昌盛?李隆基又给了安禄山多大的恩宠?可人之大欲一旦涨起来,那是连深壑都难以填下,何况唐朝还在鼎盛,而我们刚经历了惨败。”

耶律宗真被张俭劝得有些动摇,迟疑道:“若是朕试探一下他们,派人让各部落立即把贡赋交上来,再多派些人马。也不要他们整个部落出兵,他们会不会答应?”

张俭认真告诫道:“陛下可以这么试试,但老臣只能告诉陛下的是,最多也就试这么一次……甚至老臣怀疑,会有很多部落找理由与借口,少出兵、少出钱粮,甚至干脆不出兵不出钱粮,若到时候如此,请陛下立即答应与宋和谈。”

“为何?”

耶律宗真问道。

张俭意味深长地道:“因为人心经不起试探。”

不甘心啊

几乎是在耶律宗真与张俭商量对策的下午,宋国那边的通知也已经就位。

很快辽国上下群臣就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因为张俭的消息是来自于辽国在宋国那边的间谍,快马第一时间送到了南京,因此耶律宗真才得到第一手情报。

而范仲淹则是通过官方渠道送往了辽国,这样消息肯定是瞒不住的,自然为辽国群臣们所知。

辽国群臣们得到消息,一个个顿时大怒,就连原本谈论议和的官员都闭上了嘴巴。主战派顿时占据上风,纷纷奏请耶律宗真,要求立即召集兵马,浩荡南下。

也幸好耶律宗真提前得到消息,跟张俭商量了一下。否则的话在这种形势下,恐怕他就要被国内的权贵和大臣们裹挟硬着头皮发兵了。

现在的问题是发兵肯定没什么好下场,他们刚刚经历大败,士气低落,粮草还在路上,自然与宋国打不了攻城战。

而要想达成之前说的绕开宋国城池,直接寇略宋国河北、河南等地,肆掠宋朝腹地的战略威胁,光靠目前耶律宗真手里的十多万皮室军肯定是做不到的,必须要召集全国兵马才行。

不然十多万大军南下,人家河北路的兵马把回去的路堵死,宋国几十万大军主力一个合围,你那些骑兵光靠在野外劫掠能维持多久?

战马会疲惫,人还得四处抢劫维生。宋军虽然是两条腿,可人的耐力比马强,并且宋军也有十万左右的骑兵。等你抢劫或者马匹休息的功夫,人家趁围上来,怕是这区区十几万大军很快就会全军覆没。

所以要想完成这个大战略,首先你的军队战力就必须要比宋军强,人数比宋军多,造成的破坏力才会更大。不然兵马少了,去干这种事情,估计跟送菜也没什么区别。

耶律宗真只是能力并非顶尖,但不意味着一个以“兴”作为谥号的人昏庸无能,因此他自然能够明白目前辽国的处境到底有多危险。

因而面对国内汹涌澎湃的发兵意愿,作为少数勉强还能保持清醒的人,耶律宗真自然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

但辽国皇帝也有诸多桎梏,并不是他力排众议就能搞定的事情。

虽然辽国已经完成了从部落文明到封建制度的转变,可辽国骨子里还是带着草原游牧民族以及部落文化的影子。

辽国各个贵族不仅是权贵,同时也是各部落的首领,如果耶律宗真面对这样群情激愤的情况,强行镇压他们,不与宋国交战,而是选择答应宋国的条件,对他的威望将是个巨大的打击。

所以耶律宗真就必须要想一个办法,既安抚国内权贵,又能巧妙地完成与宋国的周旋。

最好的结果自然是宋国答应他们的条件。

可目前来看恐怕比较为难,现在宋国那位政制院知院完全不给他任何机会,就连以前的岁币也要取消,这对于耶律宗真的威望打击会非常大。

为此耶律宗真被迫在与群臣会议的时候,强硬地表示会给予宋国回击,私底下与张俭商议的时候,又是另外的办法。

他一边对群臣说将召集兵马,向各属国、属部落要钱粮、要兵马,积极准备与宋国展开决战。

一边又跟张俭商量,看能不能继续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