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觉有趣,柳蘅也忍俊不禁,偏过头看着花无凝,忽而抿唇而语,“阿凝若不是因为花申鸣的缘故,此刻也会嫁于他人,不会受苦于此。”
唐国女子十五岁及笄便可谈婚论嫁,而身为镇国公府千金的花无凝如今已经年芳二十,却依旧待字闺中。
风言风语不知变了几次,花无凝不是不清楚,她都听在耳中。
可谁让镇国公府声名显赫,倒也不敢有人高声阔论。
“或许吧。”柳蘅的话钻入耳中,花无凝沉静片刻,笑意收敛,不轻不重地应道。
柳蘅看着她,似有期望地试探,“阿凝现在不受制于人了,你…”
“阿蘅别说笑,现在也挺好的。”花无凝猝然打断了柳蘅的话,她云淡风轻而语。
“嗯,阿凝觉得好便是了。”柳蘅也听出了花无凝言外之意,不再多言,温声好语地说道:“我送你回府。”
见那对少年夫妻走远了,花无凝也失了兴味,朝光映在她的花颜上,蒙上一层金纱,她轻声道:“好。”
映着光,泛着冷的石道一路绵延到镇国公府。
花无凝轻巧地走在上面,不用多时,巍峨的镇国公府便出现在了眼前。
她停顿住身,身形未动,“阿蘅送到这里就好了,你快回少师府吧。”
“阿凝…”柳蘅眼神充斥着复杂的情绪。
“怎么了?“花无凝回头看他。
他却将那些情绪通通隐藏了起来,温和地笑着摇头,“没事,好好休息,过几日我再来。”
“嗯,不送了。”花无凝说着也抬步踏进了镇国公府,将柳蘅留在了府外。
府内早起的婢女仆人已经开始打理镇国公府了,见到花无凝也不觉奇怪,而是纷纷行礼。
花无凝一一应道后,回了自己的院子。
进了屋,寒气便少了很多,坐在软榻上,倒上一杯热茶,看向外面枯黄树叶在风中凌乱。
不自觉的想起刚刚那对少年夫妻嘻笑打闹的场景,着实羡煞旁人。
“等着吧,花无凝。”
暴戾的声音打破脑海中那欢声笑语的场面,花无凝敛眸,手中的茶杯也放下了。
朝辞啼又会做什么?
这人心思缜密,惹怒他并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或许会喜悦一时,但此后需要提防他的损招。
她既然已经表明不会放过朝辞啼,朝辞啼也不会干等着,肯定会做些什么。
撑腮而思虑,花无凝眉心凝着一丝难解,可缓缓的,她又展开眉宇。
大抵不过那些招数,她会见招拆招的。
放下撑腮的手,而碰到了一旁的小盒子,花无凝盯着一看,是之前那个刻着小狐狸的盒子。
默然看了一会儿,花无凝将小盒子打开,拿出放在里面的狼牙,举在面前随意打量。
轻嗤一声,手指一松,那狼牙从高处落下,跌到盒子中。
“还得谢谢你,不是有你,我可能真的嫁于他人了。”花无凝语意不详,但她眼中明晃晃的冷意与她所说之话相差甚远。
盒子“哐”的一声合上,又被她推进了暗处。
上屋(3)秋风送来一阵凉意……
秋风送来一阵凉意,寒霜凝结在草叶之上。
一袭红衣的花无凝慢行至在府中,豆蔻指尖轻触叶上寒霜,一股浸人的寒意席卷而来,她倏尔抽回手。
原是衰败残破之相的镇国公府也已经焕然一新,重回当年气势恢宏之态。
“小姐,柳公子来了。”婢女清脆的声音响起。
轻搓动指尖,将那股寒意去除,她轻轻点头,“我知晓了。”
轻拢衣裳,花无凝跟着婢女走到了前院,柳蘅站在一棵常青树下,见花无凝来了,款步走上前,“阿凝。”
“阿蘅。”花无凝低声唤着。
引路的婢女早就退了下去,此时只剩下他们二人。
“这几日修养的如何?”柳蘅话如春风拂面,温柔极了。
“甚好。”花无凝不禁放柔了语调,“你来寻我,是想做何?”
“只是想看看你。”柳蘅眼神略有闪烁。
抿出抹淡笑,“你不来我也会派人通知你一声。”
“通知我做什么?”柳蘅期盼似的看着她,更添一丝小心翼翼。
花无凝却不出一言,只是给了他一个讳莫如深的眼神。
只这一眼,他便看懂了,眼神逐平,柳蘅说道:“阿凝还是着红裳最好看。”
“可惜此时红色不适合。”花无凝低头看着身上耀眼夺目的衣裳,抚平衣袖,“白色才好。”
柳蘅见此也只能浅笑而过,不作言语。
红色衣裳渐渐褪去,白裳加之于身,青丝垂髫,眸敛桃色。
浅白轻纱覆面,她沿着小道一步一步走入了皇宫。
道路旁的树木换了一批,不似其他地方树枝干枯,皇宫还是一副生机盎然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