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节(1 / 3)

加入书签

本来,以中医之术,双胞胎很容易被诊断出,但阿文所患疾病很是稀奇,田婆婆虽医术高明,却也没诊断出阿文所怀是一对双胞胎,独孤求败也就不知道阿文怀着的是两个孩子。

所以那女孩便永远的留在了那户农户家。十八岁时,那女孩嫁到了幽忧谷附近的一家山农家。结婚后,女孩夫妇一直未能要上孩子,直到那女孩到了近四十岁年纪时,才生下一个男婴。但生下男婴后还未到一年,便遭到了金兵的烧杀抢掠,全家被金兵杀害,只有这名男婴被王一叶救出。而这名男婴的身世也就永远无人知晓了。

独孤求败返回庙中,见阿文和出生的孩子皆已死亡,一度失魂落魄。一年后,独孤求败才恢复正常。独孤求败回想以前事情,感觉前往幽忧谷诛杀黄裳,实是不该。而自从得到手中的这把“紫薇软剑”后,却是一直遭受大悲而无一喜。那“紫薇软剑”本是一大恶人使用,那恶人用此宝剑杀人无数,独孤求败除掉那恶人后,便将宝剑留给自己使用。

之后,独孤求败将“紫薇软剑”丢弃在山谷,并在一旁注道:“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不祥,乃弃之深谷。”

后来,江湖传言黄裳没有死,独孤求败便四处寻找黄裳,但终究未能找到。独孤求败回想黄裳武功,觉得自己“独孤求败”的名讳实是牵强,便在自己“独孤剑法”八招八式的基础上,又创造了一招“总诀式”,至此,闻名江湖的“独孤九剑”全部完成。

独孤求败又在江湖飘荡了几十年,最终隐居山林。在此期间,独孤求败曾几次前往幽忧谷,却怎又知道自己还有一系血脉就在附近。

黄裳在少林寺与王一叶谈心聊天,不觉已几日过去,黄裳渐渐发现自己已经变老。在洪崖山谷中,黄裳日夜思索武功,从未想过光阴流逝,所以在洪崖山谷待了四十年,还以为仅仅过去了三四年。这几日以来,黄裳与王一叶聊天,心中渐渐平静下来,知道了当年在忧幽谷围攻自己的仇人都已离世,黄裳才感到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独自一人时,黄裳想自己终究也会离世而去,但四十年练得的绝世神功若随自己归入尘土,终是不忍。黄裳思来想去,决定将自己练得的神功记录下来。

在王一叶斋房旁边的一间房子,黄裳提起笔,先写下了自己所创八套武功的武功秘笈。待黄裳要写《道德经》八十一章神功的秘笈时,黄裳心想:“圣人做《道德经》,将武功秘笈隐藏于内,其本意是使世人得立国修身之术,而非得武学之术。自己却是不能违背圣人之意。”黄裳想到此,便未将《道德经》八十一章神功的秘笈写下。

黄裳看自己所创的八套武功:“阴德天报掌”、“大鹏神功”、“浑天大法”、“大伏魔拳法”、“微明功”、“移魂大法”、“白骨爪”、“摧心掌”,每套武功都是威力无穷,但若以“浑天术”联承起来,威力更是巨大数倍。黄裳暗道:“将‘浑天术’蕴含于武功,自己却是费了不少心血,若不将此记下,实是遗憾。但将此记下,八套武功的威力又是太过巨大。”黄裳思想许久,想到普曜大师所赠的《楞伽经》,里面有梵文文字,黄裳暗道:“将‘浑天术’以梵文记载,其间包含一些佛学之理,岂不甚好?能通梵文又懂佛理之人必是非常之人,圣人作《道德经》时将武功秘笈隐含起来,或许便是此意。”黄裳想到此,便将各套武功之间的“浑天术”联承法门以梵文形式记录了下来。

完成之后,黄裳暗道:“此书已经完成,却是起何名字?”黄裳寻思片刻,道:“李宪伯伯曾说过,万物皆遵阴阳之理,所谓善之于恶、强之于弱、刚之于柔、智之于愚、难之于简,皆也阴阳之理也。对于行善,若人不知,则为阴,亦曰阴德;若人知之,则为阳,亦曰阳善。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佛法曰:九九归真。此书名字就叫做《九阴真经》!”黄裳轻言道:“书名《九阴真经》,只是希望世人积善阴德,遵行侠义,不求天报人知,但求无悔于心!”

书目已定,黄裳返回前面,将“白骨爪”武功改名为“九阴白骨爪”。黄裳又将《九阴真经》分为上、下两卷,而那些联承武功的“浑天术”梵文语句,未放在真经最开始,也未放在最后,而是放在了上卷的最后一章。

此时,黄裳不禁又心生担忧,黄裳心道:“真经武功之高实在是令人惊叹,此经若是落入恶人手中,持之以横行天下,无人制他得住。”黄裳作此真经前便有这一担忧,此时这种担忧更加强烈,黄裳暗暗道:“必须将此经藏于一绝密之地。自己练功的洪崖山谷却是一个很好的藏经之地。”黄裳想到此,心中渐渐平静。

所有事情完成之后,黄裳写下了《九阴真经》的序言: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地之道,兼六合而并八荒,是故聚胜散,大整胜只单;人之道,非常道,夫得道者,大可安邦立国,利及万民,小可修习武学,健体强身。圣人著经作文,云云千万卷耳,以《道德经》为首。今世人研习经文,得立国修身之术,易也;然得武学之术,非大智慧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