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的太医们低声叹气,有些烦闷没有清闲日子了,有些则纯粹跟着天幕思路走:他们不也没办法嘛。不是每个太医,都没有梦想的。
【于是鹤仙表示:改!大改!】
【太医院自然还在,但是太医院不单只对皇宫贵人负责,皇宫里的宫人觉得身体不适,也可以去太医院看病就诊,太医院不得拒诊,收取的费用为太医院收益,而非个人收益,收费标准根据每年民间的就诊价格,进行上下调整。】
“陛下……”
“陛下从小就对我们宫人和善,这是陛下能做出来的善举……”
“满宫里,也就陛下把我们这群没根儿的当人看了……”
【在朝的官员,同样能在太医院进行就诊,不仅如此,每月,太医院有品级的太医,都有一天的义诊日,随机抽取一个医馆临时坐诊,给京中百姓就诊。
且无论是给贵人,宫人,官人,还是百姓的就诊记录,都需要留档。】
“我的娘嘞,这是让太医给我们小老百姓看病?”
“这岂止是看病呐,还有就诊留档,太医根本不敢糊弄好吧。”
“而且这义诊,也不会给普通医馆医师们造成压力。”
“圣君果然是圣君!”
百姓们再次高呼了起来,京城外的百姓就酸了:
“这京城就是好,病了运气好还能碰到太医。”
百官对此也有感动,但是并不太多,百姓看病贵,看病难,但是对于官员而言,就算请不了太医,请个好医师还是能够的。
但陛下此举,也确确实实是为官员谋了福利,陛下虽然精力充沛了些,但也不是不为官员着想的,之前不还让太医院,给他们特意研发了护养头发的沐膏吗?多贴心呐……
【当然,太医院进行了扩编,压力也更大了。】
官员们感动的心瞬间一个刹车停下,他们之所以需要护养头发的沐膏,罪魁祸首,是谁呢?
第60章 三代以下称圣者
【这又延伸出一个问题了,以前太医院的药材是只需要供给宫里的贵人,但是改革后就不同了,是前朝后宫加宫人。】
朝廷官员开始不自主的思索起来了药材的收购与种植方面的问题,嘴上一个个嫌弃着加班,可遇到了问题,一个比一个上手得快。
【在之前,太医院的药材,底下有专门的药局进行供应,现在需求量增大了,是继续向下收购,还是多加种植?
鹤仙的选择是,要自己种,也可以继续收购,但是对于草药的管控要加强,这个管控指的是哪一个方面呢?
是药材的品质。】
“宫里的药材,莫非还有人偷奸耍滑不成,不要命了?”
“哪儿都有不要命的。”
【产业与产业链的形成,商业与商业化的变动,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
当太医院进行改革,虽然俸禄是朝廷发,不靠就诊赚钱,就诊只是他们的工作之一,但药材等,随着上层的重视,对民间医学的重视,药材也必然从药材转变成商品,进而商业化。】
一众退休了没退休的老大人们,都格外重视了起来。
“治病救人的药材,商业是正常行为,可若一味商业化而不加制止,对百姓而言,对朝廷而言,都不是好事。”
过度的商业化,是会损失人性的,当没有了人性,救人的药材,会在他们手中变成毒药,损害病人,损害百姓,从而一步步蚕食损害这个国家。
【所以,鹤仙充分发挥朝堂这个有形的大手,对药材的价格进行着控制,并对草药的配制培育等进行着严格的质量要求,进行草药等收购批发的商人,必须要有相应的许可资料,一旦被朝廷发现有商人弄虚作假,直接取消资格并处以罚款,严重者予以处刑。】
“这个好,商人唯利是图,必须得予以限制!”
不少看不惯商人铜臭的清高学子纷纷表示赞同。
“草药那可是救人的,可不能被商人给损坏了。”
“我感觉有点类似盐铁官营,但是又相对没那么严。”
“怎么就盐铁官营了,顶多就是监管更严格了而已,你不会就是商人吧?我还觉得陛下太心软了呢,还能更严一点!”
药堂等地方到还好,反应不算太大,但是药材商们现在一个个的,都有些流汗了,这个监管的度,到底有多重啊?
这药材,本就分好与不好,就是好,还要分好几等呢,那些监管的,万一一刀切呢?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些监管,肯定是要收他们钱的,就是不知,胃口大不大……
药材商们想到了这一点,朝堂的人精们自然也想到了,御座上的姜衡同样也想到了这点,天幕中的他,会想到吗?
应该会吧,只是,哪儿有完美的政策的,毕竟政策,也是人去实行。
【而各地负责审核资格的官员,也采取轮换制度,尽量保证审核的公平公正。】
【不仅如此,在药材的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