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念:刘彘,你是不是忘了金屋藏娇的对象?】
【秦念:噢,金屋藏娇也是野史:说是你幼年时为了获得馆陶公主刘嫖的支持,曾许诺“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秦念知道这必然是假的。
毕竟史书记载得清清楚楚,是馆陶公主主动找王娡联姻,而不是王娡主动。
《汉书》记载:“长公主欲予王夫人,夫人许之。”
可见刘彻与陈皇后的婚姻与当事人其实没什么关系,是他们母亲的决定,当然也不会有什么“金屋藏娇”之说。
【刘彻:没有此事,勿要造谣!】
王娡:“……”
金屋藏娇虽是野史,但她确实为了获得馆陶公主的支持,同意了阿娇与彻儿的亲事。
虽尚未成婚,但已有婚约。
刘启也知道这场婚约,但卫子夫必须是彻儿的皇后。
这并不是因为帝国双璧,重用臣子无需封卫子夫为后。
而是皇储为嫡长,于国有大益。
“阿娇之事,朕会亲自与阿姊商议。”
【秦念:啧,你放过陈阿娇也算是做了件好事。】
【秦念:放她出宫吧,你俩不孕不育是因为近亲结婚,她换个男人或许就有孩子了。】
秦念自认已经猜到这个皇帝聊天群的用意。
刘启和刘邦都让她多提昏庸之事来警示刘彻,显然和大多数天幕文一样,是要以“天幕剧透”的方式来改变历史上的意难平。
这聊天群就是沉浸式更强的“天幕文”。
“甲方让我自己补全人设,应该也是为了加强沉浸感。”
那么陈阿娇的悲剧,当然也是应当被“改变”的意难平。
【刘彻:男女同姓,才会其生不蕃!】
没有皇帝能接受“换个男人就有孩子”这种说辞!
刘彻当然也不能!
【秦念:文盲。】
【秦念:果然是略输文采,是同姓不蕃还是近亲不蕃,你就不能派人去调查?看看三代内的近亲结婚,是不是更容易不孕、难产、以及生出不健康甚至畸形的孩子?】
等按下发送键,秦念猛然按住额头。
她这才意识到好像误伤了某位迄今为止没有发过言的千古一帝。
先前刘邦叫她“秦皇”,所以她可能还有个“反清复秦”的隐藏设定,也就是她可能是“始皇后人”。
药丸。
对先祖不敬,这是再明显不过的异常!
日薪两千,必须救一下!
【秦念:上面那句话只针对刘彻,没有内涵祖龙的意思。】
秦念知道这话说得有点怂。
但就算扮演的人设是嚣张霸道,也并不是始皇后人,她对始皇帝态度好点……
也不能算异常。
谁规定后世的皇帝就该视始皇帝为暴君?
只要在始皇帝的话题不崩现在的人设,那应该就没有问题。
进可攻,退可守。
对,没问题。
【嬴政:……】
嬴政对这莫名出现的六个点不太满意。
但祖龙一词,不错。
………
秦念身份彻底确定:就是秦始皇嬴政的后人。
朱棣算了下年份,发现哪怕不计入他不认识的那些皇帝,秦念复秦也是在秦亡一千六百多年之后。
那群姓爱新觉罗的异族……
大明应是亡于异族。
朱棣北伐之心更加迫切。
“太子,近亲不蕃之事,应尽快查明。”
………
决议调查此事的不只是朱棣。
人口是王朝发展的重中之重,就连被明言针对的刘彻,也立即将此事交给大农令颜异。
………
各朝百姓本就对天之异象深信不疑。
规则明言“禁止谎言”。
秦念名列民心榜榜首,比起“晚年昏庸”“民心榜排名靠后”的刘彻,他们自然更相信秦念。
再加上百姓身边也不乏近亲结婚的情况。
“原来钱氏不孕,不是她的过错,是因为她与孙秀才是表兄妹?”
“我的女儿难产早陨,竟是因近亲不蕃!”
“原来我的孩子不是生而不祥……”
【秦念:陈阿娇,自请出宫吧。汉朝皇帝多是些冷血的政治动物,刘彻就是其中最冷血的那个。你不自请,他大概率不会主动放你离开。】
【秦念:不过他但凡要点脸,就不能继续囚禁你。】
陈阿娇怔怔地望着天幕。
后世的皇帝,在劝她出宫?
“刘彻就是其中最冷血的那个”。
陈阿娇双手捂脸,终是放声大哭。
她先前恨极了卫子夫,但是看到刘据的死,再看到刘病已在监狱中长大,她就知道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