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99章(1 / 2)

大儿子官居吏部右侍郎,久居京中。

二儿子乃庶出,也就是这座宅子的主人秦崖之,他这一脉尤善经商,旗下商行田产遍布大虞,甚至做到了附近相邻朝邦,可他为人圆滑,摸不透有多大身家。

找他借钱未必能指望他雪中送炭,但另一件事却很适合他去做。

秦颂吩咐:“请他稍等,我马上下去。”

“是。”

春和躬身退下,刚走两步,轻松又喊住她:“对了,去马车上,把我爹留下的小匣子带过来。”

秦颂二人刚从楼道而下,还没完全行至一楼,一位着褐色锦衣华服的中年男人,在管家老伯的指引下,笑吟吟迎了上来。

他衣物低调,但价值不菲,气质从容,说话带笑:“疏忽了,昨日老夫忙着店里生意,竟不知贤侄落榻,招待不周。”

“二伯哪里话?是晚辈叨扰了。”

秦颂弯腰施礼,秦崖之抬手虚扶了一下:“贤侄不必多礼,这位是?”

“镇北军主帅陶卿仰。”

秦颂坦然介绍,陶卿仰亦拱手致意:“晚辈见过秦老先生。”

听闻镇北军主帅私下来此,秦崖之却并不意外,好似早已知道其身份。

“有幸有幸。老夫一介商人,受不起两位的大礼,来,到这边闲叙。”秦崖之迎着她们一同去到正堂。

秦崖之十分客气,一阵寒暄,苦留二人在逗留几日,他亲自陪同在周边游玩一二。

秦颂勉为其难地应付了一番,又故作神秘地让他借一步说话。

秦崖之立马明白了她的意思,随即遣散了一应侍从,“贤侄有话请讲。”

“不瞒二伯,我与陶将军南下实为求助本家而来,在这儿遇到二伯,还真是巧了。”

秦崖之一手托着茶盏,另一手扶着茶盖轻轻撇着杯中茶沫:“贤侄缺钱?”

“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二伯的眼睛。”

当然瞒不过,秦道济给她做的筹谋,本宗不可能毫不知情,只不过大家态度如何就另说了。

而这位商人伯父,向来逐利行事,若是她只身而来,他定然不会看好,更不可能亲自来见他们。

可陶卿仰在身边就不一样了,兵马是她成事的胜算之一,有他在,秦崖之就算对她不抱希望,也难免动摇。

但秦崖之足够圆滑,自然懂得审时度势,他稍一思忖,也艰难道:“老夫久年经商,倒是可以为贤侄和镇北军支援一二,但贤侄也知,经商免不了资金周转,眼下,老夫刚从外邦进了大批货物,现银搭进去了大半,老夫可将日常用度尽数挪出,后期现银腾出来后,定会鼎力相助。”

什么周转不开?不过是静观其变,择优而栖罢了。

现在先拿出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假意支持,若她苗头好了,他再全力站队,若情况不妙,也算不得损失。

“那就多谢二伯了。”秦颂假意没听懂他这托辞。

她早料到了他的反应,但她并不气馁,反而打算给他一个极大的好处。

“二伯如此为晚辈着想,晚辈也得念着二伯的。”秦颂朝春和摊了摊手,春和赶紧将车上拿来的箱子递了过去。

秦颂打开匣子,从里面取了几张诸如番薯、番茄、玉米等图样出来,都是秦道济留下来的旧图样,原身娘亲从系统处得来的如现代打印一般的清晰图片。

“二伯请看,这是我偶然得知的优良作物图样,这些作物种植简单,产量稳定,而且口感极好,非常适合引进我朝,不论是充饥果腹,还是制作美食佳肴,定然能引起万众青睐。”

秦崖之结果那几张图样一看,眼神微微放光:“那这些东西从何而来?”

果然商人总是能看到商机,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咬钩而上。

秦颂顺势道:“这还得靠二伯,这些东西都是外邦的作物,二伯既与外邦有商贸往来,想来应该不难寻到这些东西,到时,若投入集市,定能赚不少银子,也便是还了二伯今日予我方便的恩情。”

主要是秦颂此前见识太少,根本不记得这些作物都是从哪国哪朝传进来的,不然她直接告知他地方那就简单多了。

“贤侄这话就见外了,引进优良的作物,本事也是好事一桩,老夫定当全力以赴。”秦崖之笑意明显,说了几句场面话,大手一挥,招来总管,“去,找庄子上取五十万两银票,送到贤侄车上。”

秦颂赶紧起身,欠身行礼:“多谢二伯慷慨。”

秦颂垂下去的脸忍不住暗喜,她知道这点恩惠,不过是她这位二伯手掌里随意抖漏出来的一点薄银。

但这已经超出她的预料了。

秦家本宗的根基到底有多雄厚,秦颂简直难以想象。

带银钱取来已到晌午,秦颂一行在庄子里用过饭之后,再行出发。

踏上马车,秦颂才发现车驾已经不是原来那辆。

这架马车做工精巧,车身极稳,车厢宽敞,依次分割成大小不一的三个小空间,后方车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