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行三国 第323节(1 / 5)
他和荀攸相识时间不长,这次在柴桑碰面是第一次会面。相处数日,荀攸就没说几句话,大部分时候只是听。可是他看得出来,周瑜有不少意见出于荀攸,至少是参考了荀攸的建议。周瑜对荀攸很信任,荀攸对周瑜也很尽心,甚至有意在避免与他接触。
君子不夺人所好,他也不想给周瑜留下想夺人心腹的意思,一直没有私下和荀攸接触。
见孙策神情纠结,周瑜笑了一声,对荀攸说道:“公达,伯符关心则乱,一时难以决定,需要综合多人的建议,你不妨说一下你的看法,供伯符参加。”
荀攸见状,微微欠身。“既然如此,那我就说说我的建议。周将军说得对,于情,孙将军发自肺腑,不容置疑。于理,奉孝说得也很透彻,并无疑义。”
孙策暗自翻了个白眼。就知道你说了也白说。
“不过,既然袁绍的目的是迫使孙将军驰援汝南,解豫章之围,如果孙将军不解豫章之围,袁绍必然不肯罢休,很可能会增兵。届时将军不战也得战,最终还是要解围,奔赴汝南。与其如此,不如现在就去,反倒从容一些,打消袁绍孤注一掷的可能。”
孙策听了,心中微动,已经明白了荀攸的意思。他看看郭嘉。郭嘉沉思不语,手里的羽扇猛摇了两下,点点头。“公达所言有理。用兵有虚实之分,不当为不代表不能为,我们可以以无当有,以虚代实,做好布局,以防袁绍狗急跳墙。公达,你是这个意思吧?”
荀攸耷拉着眼皮,沉默不语。也不说对,也不说不对。郭嘉见状,哈哈一笑,用羽扇指指荀攸。“你啊,就是不痛快。”又看看周瑜。“你们倒是禀性相投,难怪说得来。”
周瑜笑着反驳道:“你和伯符才是天生的君臣,我等望尘莫及。”
郭嘉眉飞色舞,哈哈大笑,颇有几分自得。他看着荀攸。“公达,你虽然与将军相识未久,但将军对你却是很推崇的。若非如此,当初也不会让你在宛城木草堂白吃白喝那么久。今天之势,关系到中原得失,非一人可定。不如你我联手,为将军谋划一局,拒袁绍于河北,取豫章于江南,如何?”
荀攸眼神一闪,略作思索,淡淡地说道:“既然奉孝有如此雅兴,恭敬不如从命。”
渤海秘辛
听到荀攸答应与郭嘉一起布局,孙策很意外。这不符合荀攸的性格。可是一看郭嘉那得意的眼神,孙策又明白了。
荀攸并不是不愿意发表意见,而是不愿意随便发表意见。愿不愿意说,一要看人,二人看时。如果人和时都对了,他还是愿意表达自己的。所谓不得其人而言,失言;得其人而不言,失人。眼下这个场合不论是人还是时都非常难得,又被郭嘉刺激,他也有了表达的欲望,这才接受郭嘉的挑战。
这既是郭嘉针对荀攸设的一计,也是为荀攸创造的机会。荀攸自然明白,所以欣然应战。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将军的对手是袁绍,因此应该先了解袁绍是何等样人。”
郭嘉清了清嗓子,说了开场白。孙策精神一振,竖起耳朵,全神贯注。他与郭嘉多次讨论过天下大势,但心随境转,形势在变,人也在变,没有人会一成不变。他对此深有体会。两年前他刚到这个世界时自信满满,以为自己是先知,现在才知道,历史记载纵使不全是谎言,至少也是很片面的。
谁会想到袁绍才是三国时代真正的大佬?
他会变,袁绍也会变。就历史记载而言,袁绍前期的英明果断和后期的昏愦反差之大,常让人瞠目结舌。即使是历史上简略的记载也能让人咋舌,而现实中的现实之大比历史记载有过之而无不及。初平元年成为盟主,率山东诸侯讨董,建安四年击败公孙瓒,据有四州,再到建安七年呕血而死,前后只有十二年时间,就完成了他人生中最辉煌到最落寞的转折。
“我曾到河北,与袁绍有数面之缘。以我观之,袁绍兼有自信与自卑两种性格,而且极其强烈,这使他既宽厚又狭隘,既仁慈又残忍,既隐忍又易怒,既理性又疯狂,而这之间的转换看似无规律可循,其实非常简单,就在于有没有触及他的尊严……”
郭嘉一边来回走动,一边摇着羽扇,大冬天的,他这把羽扇也不离手,扇得呼呼作响。由于太用力,有羽毛被甩了出来,围着他飞舞,他却没有注意到,只是口若悬河的分析着袁绍的性格,思路极其跳跃,一会儿讲到袁绍年轻时,一会儿又说到现在,如果不注意听,根本跟不上他的节奏。
“袁绍出奔,目标直指渤海。为什么会去渤海?原因有二:一是他的目标是冀州,渤海在冀州东界,又在海边,进可取冀州,退可跨海去辽东。二是因为他在渤海早有安排,只是当时没想到会用在自己身上。”
“什么安排?”孙策好奇的打断了郭嘉。
郭嘉一愣,随即看了看荀攸。“公达,你来解释一下?”
荀攸一愣,嘴角抽了一下。郭嘉目不转睛地盯着荀攸。荀攸避无可避,窘迫地挪了一下身体,欠欠身。“当今天子原本封渤海王。按本朝故事,少帝登基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