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455节(3 / 4)

加入书签

曹昂凝视着陈宫,陈宫低着头等了半天,没听到曹昂说话,诧异地抬起头,这才意识到曹昂的神情很严肃,连忙坐直了身体。“使君请讲。”

“袁本初初战不利,被迫和张则讲和,已经结束了幽州的战事,很快就会南下,明年的战事可能会比今年更激烈。兖州夹在中间,无法避免,我们必须有所准备,以免到时候六神无主。”

陈宫吓了一跳。“袁本初准备南下?他疯了么?使君,这个消息准确吗?”

“准确,孙将军亲口对我说的。”

“他对你说这个?”

“我在平舆三天两夜,先后见过孙将军三次,说了很多,有时间我慢慢和你说。”曹昂摆摆手,示意陈宫不要岔开话题。“公台兄,到了这一步,兖州已经不能依靠任何人,只能自力更生了。要想在这四战之地立足,还有赖公台兄运筹。”

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听到曹昂这一句,陈宫有些慌乱,连连点头。

“还有,徐州牧陶谦病故,他临死之前将徐州一分为二,分投孙袁。我估摸着,袁本初南下之前,青州会先起刀兵。子孝叔,你传令程昱,让他守好边境,与太史慈保持沟通,以免发生误会,兖州要尽可能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避免过早的卷入战事,哪怕是一天也是好的。”

曹仁连忙应诺,眉头紧锁,也觉得很棘手。毛玠、卫臻等人也是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曹昂环顾四周,用手指轻叩案几。“大战将起,望诸君努力,为兖州求一线生机!”

因地制宜

夜色如水,静静地照在一尘不染的堂前,庭院一角的梅枝横斜,淡淡的香气随风飘荡,若有若无,像一只手,不断拨动陈宫的心弦。

议事结束,曹昂单独留下陈宫,向他详述这些天在平舆的经历。他在平舆三天两夜,除去到达和离开,真正在平舆的时间只有一天半,但他这一天见了很多人,看了很多事,有很多想法。在回来的路上,他就在想怎么和陈宫讲自己的感受。

陈宫一直在听,除了偶尔追问一些细节,他几乎没有说话,既是不想打断曹昂的思路,也是信息量太大,一时来不及反应。等曹昂说完,他又沉思了好一会儿,才幽幽地开了口。

“使君……觉得孙将军之法可依?”

曹昂想了好一会儿,露出苦涩的笑容。“就算可依,我现在也无法效仿。兖州的平民死的死,逃的逃,现在还能固守乡土的大多是世家、豪强,我要是夺他们的产业,岂不是自寻死路,就算能夺来,又能交给谁?况且兖州四战之战,虎狼环伺,屯田有成也会为人所夺。”

陈宫悄悄地吐了一口气,打量了曹昂片刻。“使君去一趟平舆,气度越发沉稳了,可喜可贺。孙将军之政也许不错,否则令尊不会在益州推行,但治道因时而异,随地而迁,正如使君所言,益州可行,不代表兖州就可行。其实严格说起来,豫州也不可行,要不然,孙将军也不会打算与使君结盟。”

“孙讨逆不是这个意思,他没有……”

陈宫抬起手,示意曹昂不要着急。“他不是不想,而是被使君拒绝了,所以故作大度,不落强人所难的恶名。可是兖豫一体,又岂是一道睢水就能分开的。睢水挡不住袁本初,只有大河才有机会。”陈宫抱着腿,仰望着天空的明月,过了片刻,他轻笑道:“使君,其实你可以厚着脸皮,向他多要一些援助。如果兖州守不住,豫州也很难守住,他只能退守淮水以南,豫州屯田都会成为袁本初的战利品。”

曹昂有点不好意思。“是啊,我当时也这么想,可是看到豫州那么艰难,他还同意接收兖州百姓,我实在是开不了这个口。”他按住陈宫的手。“公台兄,现在不说那些事了,君子宜自强,孙将军能别出蹊径,举新政以自强,难道我们就不能因地自宜,找到能够自立之法?”

陈宫眼神闪烁,一声轻叹。“兖州自立,何其难也。”

“是啊,孙将军也这么说。不过我相信以公台兄的智慧,一定有办法。”

“孙将军?”陈宫转头看着曹昂。“他说什么?”

曹昂顾左右而言他,闪烁其辞。“其实也没什么,只是说兖州不比豫州,公台虽然有智,奈何孤掌难鸣,不像他麾下人才济济……”

“他麾下人才济济,我兖州难道就没有人才?”陈宫不屑一顾,胸中燃起一团熊熊烈火,烧得他亢奋起来,连脸都有些发烫。曹昂不是一个擅长说谎的人,他没说实话。孙策肯定编排了他的不是,曹昂不好意思当面转述,为他遮掩。其实这句话已经透露出了一点意思,无非是说他不能容人。

没错,辛毗就在孙策麾下,他们之间互相争斗的那点事,孙策肯定都知道了。没有颍川人就不能成事?笑话!我兖州人才不比汝颍人才差,我偏要做出一副成绩来,让孙策看看,让辛毗、郭嘉看看。

“使君,这两天我走了十几家,又写了几十封书信,小有收获。得知使君仁义,为救兖州百姓不惜以身饲虎,我兖州的仁人志士都非常钦佩,他们愿意支持使君,共守兖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