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578节(4 / 4)

加入书签

荀攸眉梢微挑,面露不悦。孙策也觉得虞翻有些过份,可是转念一想,他又决定保持沉默。荀攸城府太深,这种场合都一言不发,让虞翻逼他一下未必是坏事。他看了一眼郭嘉,郭嘉正看着荀攸,眼神戏谑,有几分幸灾乐祸的意思。

周瑜身体动了动,似乎想说话,荀攸却在这个时候开了口。“愚以为,杀义帝,乃项羽失天下之始。”

“为何?”

“不义。”荀攸慢慢抬起头。“义帝空有名义,纵有自立之心,也无自立之力,项羽大权在握,诸侯臣服,大可挟义帝而号令天下,以讨不服。待根基稳固,再缓缓图之。杀义帝看似去一羁绊,实则也放弃了对诸侯的道义优势,从此诸侯平等,只有利害之盟,没有君臣之义,处处皆敌。山东一盘散沙,以至被韩信各个击破。”

“那此事于将军有何借鉴?”

听到虞翻问荀攸这个问题,孙策恍然大悟,不禁心中欢喜。这才是心腹啊。这时机,这手段,简直是最合适不过了。这种事也只有虞翻能做,其他人总差那么一点。张纮想到了这个问题,他提议要和朝廷谈判,解决这个名义问题,但他不会在这种场合说。郭嘉也想到这个问题,也有可能在这个场合提出,但他不会在这里逼荀攸说。但逼着荀攸说又有特殊意义,这是逼荀攸表态,也就是间接的逼周瑜表态。

以荀攸的智商,他怎么会不知道虞翻的用意,他完全可以用其他的答案来糊弄过去,但他不能。他如果避而不答,不仅是他本人的忠诚度有问题,连周瑜都会受到影响,除非他离开周瑜。他真要离开了周瑜,也就只能离开他孙策的阵营了。

虞翻的手段很粗暴,但非常管用。

荀攸露出无奈的苦笑。“愚以为,于将军而言,当务之急是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只有取得众人认可的名义,才能名正言顺的统领五州,使他人无可趁之机。五州一体,互通有无,既可各有所指,又可握成一拳,全力一击。周将军正是考虑到荆豫扬三州有实力支撑出征所需财赋,才会拟定这个方案,取汉中,切断益州对关中朝廷的供应,是为将军争霸考虑,并非只为个人名利。”

虞翻深深地看了荀攸一眼,点了点头。“多谢荀君。”

“长史客气了。”荀攸笑笑,坐了回去。

虞翻端起案上的水杯呷了一口,接着说道:“诸君,荀君所言乃是至理。取益州也罢,取汉中也罢,不管吴懿是否出兵袭扰襄阳在先,都是与关中朝廷为敌。既然如此,难免引人非议。在座诸君或与将军同心,其他人呢,谁又能保证?是以,攻不攻汉中且放一边,当务之急乃是正名。若能正名,五州一体,岂止是汉中,取益州也不难。若五州各计利害得失,豫州、扬州又凭什么协助周将军取益州?”

虞翻转向孙策,拱手道:“将军,子路问政,夫子云:必也正名。请将军先正名,使各州文武知君臣之义。”

虞翻论士

孙策心中暗喜,却还有些忐忑。虽说在座的都是心腹,即使是荀攸也在虞翻的逼迫之下主动表达了称臣的意思,但他们是不是都像虞翻这么坚定,这么迫切,他心里并没有把握。或者有人觉得没必要这么急也说不定。

孙策轻轻地蹙起眉头,神情疑惑。“仲翔,你究竟在说什么?”他又转向张纮。“先生,正名……有这么重要?”

张纮起身离席,整理了一下衣摆。虽然他的衣摆一丝不乱,连一点皱纹都没有,但他这么做却显得非常庄重。“将军,虞长史说得有理,名不正,则言不顺,将军统领五州,造福万民,诚天下之幸,但镇北将军乃权宜之计,兼领豫州尚可算是代父行职,其他各州难免惹人非议。欲使五州为一,必先正名,使各州文武知有所归,安定民心。”

说完,张纮向孙策深施一礼。“将军,虞长史乃是谋国之言,臣附议。”

话音未落,郭嘉、庞统离席而起,躬身施礼。“臣附议。”

杜畿眉头紧皱,沉吟片刻,起身离席。“臣附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