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策行三国 第904节(4 / 4)

加入书签

?所以的努力都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众人听了,哈哈大笑,吕小环笑得最大声,搞得张辽、高顺哭笑不得,心里却有些温暖。当年在吕布无子,只有吕小环一个女儿,一直当儿子养,很小的时候就混迹军营,诸将都疼她,吕小环也因此养成了这般粗放如男儿的性格。好在她是袁耀的夫人,又是吴王亲自安排参战的,否则就算鲁肃、辛毗宽容,也不会容她这般放肆。

尽管如此,张辽还是咳嗽了一声,示意吕小环注意一点场合。吕小环反应过来,哦哦了几声,连忙闭上嘴巴。

说完了故事,辛毗讲解作战计划。

这两天,他派出不少斥候到周边打听,基本可以确定安邑无恙,吕蒙没有任何危险。虞城周围虽然没有直接发现伏兵,却发现了不少疑点。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过于安静,路上基本看不到人。虞城虽是小城,连县都算不上,却也是有近千户的乡,怎么可能连个人影都看不到?这只可能有一个原因,附近藏有大军,为了避免走漏消息,百姓都被禁足了。

斥候们没费多少时间,就基本确定了伏兵地点的范围,收集到的情报汇总到中军后,辛毗麾下的参军进行审核,去除了几个可能性不大的地点后,剩下的可疑地点只有两个,就在虞城附近的山里。

客地作战,辛毗手里没有详细的地形图,对这两个地点的具体地形都不熟悉,无法拟定详细的作战方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既然刘备选择在这里伏击,自然是因为这里的地形对他有利。所以他决定反客为主,再等一等,等到刘备丧失耐心,主动出击。

劝降崔瑜过于顺利,辛毗便怀疑这里面有鬼,只是没有声张,能兵不血刃的渡过黄河,拿下大阳,这种好处不要白不要。刘备想诱他们入伏,不惜放弃大阳,说明刘备已经急了,迫不及待的要决战。越是如此,越是不能让刘备如意,在心理上刺激刘备,进一步掌握主动权,争取一击成功,彻底解决这个丧家之犬。

当然,想和刘备比耐心,首先要解决后勤问题。大阳存粮有限,如果全部从大河以南运来,再翻越颠軨坂,这个代价太大了,最好能就地筹粮。

诈降很麻烦

就地征集粮食是行军作战的惯例。虞城虽在中条山北,却属大阳县,如今大阳县已经入手,在虞城征粮不仅合情合理,而且天经地义。

崔瑜投降,名义上还是大阳长,所以这个任务自然而然的交给了崔瑜。鲁肃要求他在全县境内发布公告,为大军征集粮草。鉴于吴王圣明,爱惜百姓,这次征集粮草按照吴国的政策来,并非无偿缴纳,可以抵充今年的税赋,缴纳数量多的还可以减免徭役,甚至减免三年内的赋税。总而言之,缴得越多越好。

崔瑜就在席中。刚刚听到辛毗讲虞城故事的时候,他还很轻松,跟着笑了几声,同时不忘鄙视一下这些武夫孤陋寡闻,连这么浅显的故事都听得津津有味,又暗嘲辛毗只会自欺欺人,用虞舜的故事附会孙策,鼓舞士气,却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现在听到辛毗这个建议,顿时傻了眼。

诈降果然是个麻烦事,有些事想躲都躲不掉。这件事的确是他的份内职责,如果他拒绝,鲁肃、辛毗肯定会起疑。可若是不拒绝,同样可能让刘备的计划落空。鲁肃有了粮,就能继续等待,而刘备却是等不起的。他当然可以阳奉阴违,以百姓不愿缴纳为由拖延,可是吴国的征粮制度如此优惠,不可能所有的百姓都不愿意,说不定真会出现踊跃献粮的局面。

即使处在敌对立场,崔瑜也不得不说这是仁政。从古至今,没有哪一个君主作战时征集粮草会对百姓这么客气的。

“明廷,有问题吗?”辛毗笑眯眯地说道。

崔瑜连忙拱手。“问题倒是没有,只是大阳在月余内几次易手,掾吏们惊魂未定,只怕办事不力。”

“无妨。”鲁肃淡淡地说道:“明廷出令后,我再出一纸告示,通报全县,不,全郡各县的官吏,让他们安心做事,有功必赏,功高者可立刻进入我大吴的考核。”鲁肃顿了顿,又道:“大阳首先归诚,理应有赏,只要把这件事办妥了,相关人员皆可官升一级。”

崔瑜吃了一惊,忽然间有些犹豫。条件这么好,要不我就真的投降吧,何必搞得这么提心吊胆的?可是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一来他的家人还在河内,二来刘备如果把真相揭露出来,鲁肃很可能会杀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