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3节(1 / 3)

加入书签

在脱离了吴梦蝶的煽情之后,五百万的价格差距仍将会在随后的专家评审中成为决定成败的最关键因素。

吴梦蝶最后说:“我也是一位失去丈夫的妻子,也是一位失去父爱的孩子的妈妈,所以,我十分庆幸在竞购方案中最后补充了一点,在竞购价之外,凌云集团还将拿出一千万作为下岗职工的培训基金,让他们能够融入经济社会的发展,不再为了活得更有尊严而要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认为,这一场竞购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商业意义,它是一个死者对生者的重托,是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希望凌云集团有机会去完成这个重托,履行这份责任,唯有如此,我的良心才能得到些许的安慰!谢谢大家!”

吴梦蝶站起身结束了她的演讲,泪水夺眶而出,现场的不少人在跟着流泪,简若明也早已泪花闪闪。

吴梦蝶的演讲感人至深,催人泪下,不仅破例在现场博得了的掌声,也获得了现场之外的收看人群中获得了喝彩。

在之后的专家质询中,吴梦蝶擦去泪水,继续延续打感情牌的路线,将工厂异地重建、吸收下岗职工再就业作为重点,着力渲染人文关怀和美好愿景,强调凌云集团将会持续增加投资,为青原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如果说其他竞购企业负责人的表现衬托了王致远的华丽,那么,吴梦蝶的深情朴实的演说则让王致远的华丽也成为了陪衬。

王致远尽管极力控制着情绪,但还是暴露出了他的略显沮丧。

本来他得到了凌云集团董事会一位颇具实力的老古董的暗中相助,老古董的目的就是要以仪表厂竞购失败为由逼迫吴梦蝶让出总裁宝座,然后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趁机窃取凌云集团的掌控权。

所以,鲲鹏实业的报价可以保证始终压住凌云集团一头,同时也考虑了如果堵路失手,电视直播中吴梦蝶会拿一千万培训基金说事,王致远才在最后的报价中多报了一千万。

如果没有张伟突然死亡事件,凌云集团的一千万培训基金也完全不可能影响竞购的胜负,因为这一千万不是直接竞购仪表厂的价格,政府财政得不到,也不是凌云集团的一次性投入,评审专家和领导小组成员完全有理由支持鲲鹏实业赢得这场竞购。

但是,吴梦蝶的开场铺垫已深入人心,也通过电视直播传到了千家万户。

在这个大背景下,评审专家和领导小组成员的抉择将会慎之又慎!

王致远的赚钱原则是该花的钱特别舍得花,但是,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舍得多花。

这一次的致命失误也在于他的这个赚钱原则。

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无论如何他也不肯多投入一分钱,毕竟他这笔资金是银行的贷款,在仪表厂土地开发取得回报之前也是要承担高额利息的。更何况,他在设计堵路这一保险的时候,还需要给秦达明支付五百万以及五十万现金。

但是,张伟之死完全打乱了王致远的计划。

加上一千万的培训基金,凌云集团的报价就与鲲鹏实业持平了,胜利的天平在这一瞬间重新回到了平衡的状态,而且从感情和民意的因素上来讲,吴梦蝶似乎还抢得了先机。

尽管如此,王致远对于最终赢得这场竞购充满了信心。

在他看来,目前至多只是一个持平的状态。

王致远认定自己前期在几位评审专家和唐逸夫、申国章、马子明等人身上做的功课不会白费,鲲鹏实业拿出来的实实在在的一千万对于财政状况十分紧张的青原市政府来说,应该具有更诱人的魅力。

只要决策从台前转移到幕后,王致远仍然坚信他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不得不承认,王致远对形势的判断是准确的。

不仅如此,他还想到了一条更阴险的计谋。

哽咽无语

在进入专家评审环节之前,唐逸夫恰到好处地赶到了。

主持人简若明宣布暂时休会。

唐逸夫与评审专家见面寒暄了几句,回到了领导小组成员休息的小会议室,简单询问一下前面几个环节的进展情况,让简若明继续进入专家评审的环节。

唐逸夫的到来显然对专家们产生了无形的影响,施加了无形的压力。

在竞购现场,评审专家的意见并没有发生一边倒的情况,支持鲲鹏实业和凌云集团的专家各持己见,形成了僵持不下的局面。

最后,主持人简若明不得不宣布,按照竞购规则的规定,在评审专家不能现场达成一致确定竞购成功的企业时,由国资委负责将各家的方案、质询答辩以及专家评审意见等整理汇总,提交改革领导小组讨论拿出初步意见,最终由市政府办公会议审议决策。

局势再次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凌云集团取得的微弱优势又在瞬间化为乌有,胜利的天平再次向王致远倾斜。

不过,王致远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这出堵路闹剧反过来却成了帮助凌云集团在胜利天平上压垮鲲鹏实业多出来的那一根稻草。

竞购程序结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