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躬身施礼:“魏某只是想让各位大人相信,这条路该是最合理的逃亡计划。”
屋子里这些大宗朝廷的高官们,平日都自私习惯了,很少会这样考虑问题,他们根本不会相信,镇西军平白无故,会出手救援他们的家属。
将心比心,他们也不会,冒着得罪强大叛军的风险,去救在朝廷上是对手的家人。
瑞王烦躁地摆手道:“这样,可以选择两条路,一路让家属跟随御林军,一起往北,奔京西府,一路往东北,奔坎城。”
禄王瞪眼:“怎么分?”
“让他们自己选择。”
魏明大声道:“王爷,这不公平,他们没有判断能力,只会听我们的安排。”
瑞王呵斥道:“你有判断能力便成,嚷嚷什么,现在这里的人,自己选择。”
屋子里的人都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该如何选择路线。
魏明深吸一口气:“信魏某的没错。”
尽管如此,大部分人还是觉得,让家属跟随大部队走,会更安全一些。
马步轩提出:“王爷,各位大人,咱打的是个时间差,提前往京西府行进,一路封锁消息,让叛军先到京高府,然后掉头再来追击我们,咱可以留下部分军队,沿路进行阻击,延缓叛军的追击时间,以保证大部队顺利到达京西府。”
他这一番理论,立刻赢得了大部分人的赞成。
魏明无奈,退出指挥部,立刻唤来手下,吩咐着。
“去通知所有将领,让他们的家属,跟着走坎城线,我会派人沿路护送。”
“是,将军。”
魏明所率一万人马,加上鞠朝越和党桂宏,三人各率一万。
他从每个营中分出一千人马,一共三千人,负责护送坎城线的家属队伍。
大部分将领还是相信魏明将军的,所以,很快,数万家属,也随即分成了两队。
一路跟随着御林军的大部队,从京高府北门出城,径往正北方向行进。
另一路则从府城东门出城,往东北方向的坎城进发。
不管两队人的方向,都是奔着林丰的镇西军去的。
只是京西府的路程要远得多,如果行进速度跟不上,或许会与叛军在半路遭遇。
数万家属队伍,有钱有势有权的,都会有马车坐,那些一般军卒的家属,只能两条腿跟着跑。
老弱妇孺占了一大半,其行进速度自然快不了。
一路上孩子哭大人叫,听着就让人心烦意乱。
从京高府到坎城,不但隔着一条晋江,只是陆路就有八百多里,以这些随军家属的速度,需要走半个月。
而另一路则距离更远,京西府与京高府相距千二百里,要想顺利抵达,恐怕得用时一个月左右。
显而易见,叛军的速度就快得多,如果没有御林军的阻击,这些家属肯定会遭到叛军的擒杀。
不管如何,瑞王已经下令,让所有人提前开拔,赶在叛军渡江之前,离开京高府。
并派出大批御林军,沿途封锁消息,让叛军暂时找不到他们的踪迹。
邱介和景昭恒各领了三万人马,分两路直扑京高府。
渡过晋江后,一路疾行,用了不到十日,便赶到了京高府城之下。
景昭恒的南路距离近一些,所以,他们的三万人马抢先来到了目的地。
先锋骑队,绕着京高城转了一圈,发现城上城下一个人都没有,就怀疑,眼前这座城已经是座空城。
他们立刻回报景昭恒,并原地休息,等待大将军的命令。
景昭恒是老行伍了,战斗经验丰富,一到城下,立刻下令军卒攻城。
数千军卒越过壕沟,砍断吊桥锁链,然后再撞击城门。
这一切攻击行动,没有遇到半点阻击。
很快,城门被撞开,所有军卒一窝蜂地冲了进去。
果然是空城一座,整座城池内,连条狗都没有。
景昭恒不等邱介到来,让人拿出地图,手指顺着地图的曲线,移动片刻后,沉思起来。
“来人,派出游骑,沿着三条路线,去追踪行迹。”
有人传令,游骑营的人马迅速整装,上马冲出城门。
一路往西去了,一路往北。
还有一路奔了东北方向。
景昭恒在京高府城内等了半日,天色黑下来时,游骑跑了回来。
西方向的路线上,没有任何行军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