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寂寂,鸟鸣沥沥。
王扬打完最后一招,缓缓收势,胸中鼓荡渐渐平稳,只觉气息悠长,浑身舒畅。
陈青珊将微凉的巾帕递上,王扬接过,怡然问道:
“小珊,我今天打得怎么样?”
陈青珊放下水桶,认真点评道:
“架子比之前要稳,最后收势那一下,气也没飘,不错。但你的‘践步’后胯还是没打开,不打开后劲就接不上,接不上力就断。这一招后腿要吃上力,光靠前腿,立也立不稳,打人也打不透。”
她边说边走上前,摆出一个拳架,身姿利落,长腿绷劲,腰身若流水转环,一转之间,腿催胯,胯催腰,腰催肩,肩催臂,挺韧的身线如细波荡月,力道仿佛无形涟漪般,自下而上,层层漾开。一拳崩出——
似青竹抖落千堆雪。
王扬不由得双掌一拍,喝了声彩。
陈青珊收势道:
“胯活似车轴,腿脚如鞭梢。劲要从地下起,节节相贯,送到手上,这个叫‘合’,汇合的合,胯不开,劲就贯不顺,这就是没让到‘合’。没有‘合’,发出来的力就是孤立的,不是全身的整劲。”
王扬把巾帕交给陈青珊,按照陈青珊刚才的动作,敛气凝神,拧腰送肩,一记崩拳打出,恍若强弓记月,重锤脱弦!!
呃其实真实情况是最后一句的比喻只存在王扬的脑海中,在陈青珊眼里,王扬只是对着空气,歪歪地打了一拳,不过已经算有些模样了。但如果自已打出这样的拳,一定会被爹爹骂死的
陈青珊点头道:“好多了。”
王扬刚才这一拳打得有点爽,喜道:
“我这一拳,有你方才那拳五六分的力道了吧?”
陈青珊一怔,神色踟蹰。
一方面她不想打击王扬的信心,另一方面又不能说假话,爹爹说过,练武是最不能捧的。
王扬奇道:“五六分都没有?也不至于吧?我现在平板支撑能让那么久——”
“也没有很久吧”陈青珊小声。
王扬惊呆:“这还不久!你没看到我上次都破纪录了吗?”
陈青珊也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依旧小声:
“这个和打拳是不一样的。”
“再不一样力道和身l控制也能说明一些问题吧那五六分没有,三四分总有吧?”
陈青珊神色更加为难,避开王扬视线。
王扬愕然:
“三四分没都有???不至于吧???你说五分没有那还过得去,三分都没有就有点夸张了。我刚才那一下后足碾地,如老松盘根!前腿迈出,似静舟破水——”
陈青珊忍不住笑道:
“如果比身手要用词儿说才算数,那谁都比不过你”
她只笑了一下便马上收住,声音柔和道:
“其实你以前没有底子,这么短时间能练到这个程度,已经很难得了。并且你能坚持,又肯琢磨,这就把多少人都比下去了”
“那也不至于三分都没有吧”
“这样,你打我一拳。”
“这不好吧?”
“没事,你出拳打,我用掌接。”
“你确定?”
“确定。”
“我这一拳二十几年的功夫,你接得住吗?”
“”
其实王扬还是有自知之明的,陈青珊刚才那一拳打得很完美,自已照猫画虎,跟着学了一遍,和自已之前比是有提升,但和她比就差得多了。拳术的奥义不是看你有多少力气,而是你的力气有多少能用在拳上。
故而王扬这段时间跟陈青珊学武,学招数尚在其次,主要学的还是用力的法门。这个道理王扬明白,方才纠结拳力有陈青珊几分的问题,一方面是确实好奇,另一方面则是故意逗陈青珊。
至于为什么逗?一来王扬性格如此,本来好(四声)逗。
二来小珊呆萌,实在好(三声)逗。
三来王扬心情很好。
是的,今天是他在蛮部的最后一天,等今天参加完那什么山神祭,明天一早就离蛮!
其实他早就想走了,在一敲定完归附的事,就想启程。之所以一直拖着,原因有四。
第一、他要等柳惔那边的消息回报。他和柳惔约定好了,自已入蛮之后,柳惔马上派人去荆州打探消息,然后直接送到汶阳峡。王扬要看看使团遇袭之后,荆州什么反应,巴东王什么反应。荆州消息不到,他不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