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十八章流程(1 / 2)

到目前为止,陶唐空降红星,对班子成员压力最大的不是李珞,也不是韩志勇,更不是赵庆民,而是分管生产的马光明。无他,就因为陶唐几乎每天都下基层。

红星公司共23个生产分厂,大部分分厂拥有数目不等的生产车间,加上如服务生产的质检中心、理化计量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事务性机构,组成了公司庞大的生产系统。马光明发现,半个月不到,陶唐已经将生产分厂走了一大半。

下基层有几种方式,陪领导视察是最常见的一种,比如陶唐的前任就是。宋悦下基层更多的是陪领导和客人,他自己单独下车间视察极少。走马观花是另一种,在马光明看来,江总工的下基层就属于走马观花,屁的问题解决不了,更像是在消磨时间。最后一种就是陶唐这样了,那是扎扎实实地了解情况来了。那天他在三分厂遇见陶唐询问分厂厂长陈建平,从产能、工艺、成本、关重质量控制点一路问下来,把陈建平问得一脑门子汗。

三分厂是农机总成分厂,也是红星最大的分厂之一,陈建平在马光明眼里是最优秀的分厂厂长之一。陈建平饶是如此,其他人怕是更糟糕。提问题其实更需要水平,陶唐对陈建平的穷追不舍令马光明深感佩服,同时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因为那天陈建平在回答本月为何未完成生产部月份作业令时,回答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附件到分厂晚了,制度和工作流程,大型国企更具备此特点。如果流程规定了这些事务需要报总经理批准,那么对副手的猜测就是无端的猜疑。但陶唐不相信红星会订出如此荒唐的工作流程——一件不算最重要设备的维修也要报总经理批准?他想看看流程,他相信一定有流程汇编,尽管可能形同废纸。

规章制度的牵头管理部门是发展规划部。他想到了吕绮,似乎吕绮正是管这个的……陶唐找出内部通信录,准备给吕绮打个电话,看看腕表,已经是九点半了,他便打消了主意。在台历上做了个记号,提醒自己明天要来流程看一看。

他开始阅读报纸,《人民日报》、《g省日报》、《经济日报》、《参考消息》、《中国体育报》、《辉煌报》及《红星人》,一共七份,前五种是厂办根据他的要求给他调来的,他已经订阅了若干年,习惯了。后两种是本系统的,每个办公室都有。报纸是他获取信息的主渠道之一,每个人阅读的方法和重点都不尽相同,除了他喜欢的体育报,对于其他四种大报,陶唐一般只看标题,找到自己关心的内容才仔细阅读。很多领导对于国家级的大报嗤之以鼻,认为通篇都是毫无价值的废话,陶唐在盛东的党委书记就对陶唐坚持阅读党报不理解。但陶唐不会将自己的心得告诉搭档,他总是能从中找出自己需要的东西,找准工作的方向。在国企当主要领导,必须有政治家的素质,这话说得有些大了,但真实的情况就是如此。光拉车不看路不行,光看路不拉车更是扯淡。总有人把升迁寄托在关系上,那种人陶唐历来瞧不起,也不认为会走多远。领导需要的是能为他排忧解难的部下,就像红星现在,冯世钊肯定是信任并支持他的,但如果他不能把红星从腐败的泥潭中带出来,不能把下滑的经营局面扭转,冯世钊的信任就会褪色。相反,即使他经常不去觐见冯世钊,冯世钊也会关注着他。因为红星的命运关系着冯世钊的前程。

办公室的门敲响了,“进来……”陶唐没抬头,仍在仔细阅读一篇关于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这篇文章刊登在4月28日《g省日报》头版头条,他相信省里的主要领导一定会看到,甚至可能亲自审阅修改过。

之所以研究这篇文章,是因为他发现跟以往的调子有所不同……

“喔,看什么好文章呢?”

“是你呀……”来人竟然是吕绮,穿了身浅灰色的休闲装,脚下是运动鞋,显得精干利落。

陶唐放下了报纸,“嘿,刚才还想打电话来着,又怕你先生不高兴。”

这话有些暧昧。

“找我有事?”吕绮压下心底的慌乱。

“先说你吧,你找我有事?”

“没有……出来遛弯,看见你办公室亮着灯,就上来了……没打扰你吧?”

“没有没有……请坐。”

吕绮并非无意看到陶唐在办公室才上来。她无意间听说了陶唐几乎每晚都要到办公室,是有意来的。因为工会女工部长阎淑珍恰好到家里串门,耽误了她半个小时时间,来的有些晚了。但激发起的念头很难抑制得住,所以她还是来了。好在机会不错,陶唐在,而且只有他一人。

“你呢,找我什么事?”吕绮期待地看着有些疲倦的陶唐。

“哦,”陶唐平静的面容让吕绮失望,“是这样,我想看看公司的工作流程,有吧?”

“领导发现什么不妥了?你问吧,流程都是经我手的,应该能说清楚。”

“好极了。人员进厂需要我批准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