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索有一肚子站得住脚的理由,却半个字没有解释,就这么静静地看着店伙计挣扎。
和死人辩是非,有什么意义?让阎王评理?
萧索的沉默却让店伙计误以为是他惭愧,从而看到了生机。
在他看来,萧索一直是个体面人。
对王郑吴是,对老僧是,对自己更是。
按照老黄头跟他说的,体面人,是受不得指责的。
于是继续站在道德高点上猛烈地向萧索开火。
“情同手足”,“同父异母的兄弟”等词语将萧索从仁义礼智信各个角度批判了一番。
但他没有学透老黄头的教诲。
体面人和好面人是两个物种。
具体区别,是好面人不论何时都好面子,受不得指责;体面人要面子分时候,在利益面前面子通常会往后靠。
而死人,是无法产生利益的。
面对滔滔不绝的攻势,萧索只是回应了一句:
“本来想给你机会留些遗言的,看来没必要了。”
店伙计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朱三高拧断了脖子。
店伙计喉咙里咕噜咕噜声响却说不出话,眼神中满是不解:
你不是个体面人吗?
王郑吴见店伙计断了气,才松开制住他的手,让朱三高将人拖走。
看到王郑吴并未离开,萧索知道他有事情。
“你还是想追问大师是么?”
王郑吴点了点头。
“俺全家性命都在这上面了,不问清楚寝食难安。说来可笑,俺浮沉历练几十年,心境还比不过初出茅庐的少爷。”
萧索并未过多解释,只是道:
“各有缘法而已。”
话已经说死,萧索知道没办法阻止了。
王郑吴冲萧索抱了抱拳,转身向寺庙后院寻找老僧。
正在这时,寺庙里面走出来了一个小和尚。
小和尚一边用手擦着眼泪,强忍住哭泣,一边哭哭啼啼问道:
“哪位……哪位是朱施主?”
萧索看了看周围,发现手下都是或者曾经是朱家人,莞尔一笑:
“可能是我。”
小和尚双手合十,冲着萧索鞠了一躬。
“家师圆寂了,让我把这张字条交给施主……”
“圆寂?!”
萧索拿起字条,发现字是用血写成,血迹还未干透。
“前罪未偿,又增新孽。老僧修佛一世羞愧难当,先去地狱受罚。施主若能得偿所愿,照顾好我这个小弟子。”
王郑吴见到字条的内容,知道老僧定然是听见他们之前的争论。
老僧想要保全寺内弟子,不想再多说惹祸,所以才自尽。
饶是王郑吴年过五十,也羞地老脸通红。
萧索也很惭愧。
认为自己如果不在空相寺落脚,老僧也不会死,内心叹道:
“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
低头见小和尚还在抽泣,用手摸了摸小和尚圆滚滚的脑袋。
“小师傅,你叫什么名字。”
“戒哭。哇……”
新的支持
萧索没有去朱家出殡。
王郑吴也选择留在了空相寺。
卫民见萧索一行人未离去,心道古怪。
左右最近无事,便送佛送到西,继续带着捕快们在空相寺外守着。
地里的僧人又要超度亡魂了。
老僧的弟子询问店伙计的姓名。
萧索这次记得,他说自己叫朱元立。
萧索并不喜欢朱元立,更喜欢店伙计。
但提笔时犹豫了下,最终写下“朱元立”三个字。
他应该还是更想做朱元立吧。
夜里,空相寺再度响起了诵经的声音。
超度的亡魂,由昨天的两位变成了四位。
烛光晃动,引得思绪摇曳。
老黄头死了,店伙计也死了。
死之前,没有给朱萧索留下什么有用的信息。
许多秘密,萧索再也无法得知了。
那十几两银子,为什么给他而没有给店伙计?
老黄头和店伙计为什么盯上了自己?
以及
他的母亲,到底是谁?
萧索问了朱三高,朱家并没有纳过一个吕家铁匠铺的女儿。
老黄头在这里说谎了。
萧索现在能确认的只有一点。
他爹是朱福禄。
其他的,都随着经文渐渐飘远。
两人逝去,带走的还有他在卤鸡脚店的岁月。
一个是朝夕相处的店伙计,一个是日日光顾的老客人。
除了他们两个,黄狗县也没几个人知道萧索的大名了。
捕快见了他,都是叫“那个卖鸡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