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不缺这个银钱,学堂本是清净之地,沈临川一身商贾之气,弄得学堂乌烟瘴气的,谁还有心思读书呀,都钻钱眼里去了。”
见周有成不肯干,王才也歇下了心思。
沈临川给同窗结完了铜板就收拾东西出了学堂,他出来的比平日里晚了一些,怕他家夫郎等久了忙一路小跑过来了,抬眼朝着那棵大树下看去,那辆熟悉的骡车没有出现,也没了朝着自己笑的人儿。
沈临川错愕了一瞬随即反应了过来,他拍了下脑门,忘记了,昨儿和他家夫郎说不用接他了。
沈临川笑了,他真的是被周宁给惯坏了,拎着东西朝镇外走去,拦了顺路的骡车回家去了。
人多就是干活快,第一批货拉了两车送到了镇上。
周大和村中的一个年轻汉子各自赶着骡子去送的货,回来的时候周大的拉了两箩筐的铜板,是他和钱庄用银子给换的,今儿要给大家结工钱了。
一旁的汉子看着这么多铜板很是羡慕,这一下子就换了二三十两的铜板,他要是能挣这么多就好了。
今儿刚好沈临川休沐,他和周宁也帮着干活,拿着纸笺往瓷盒子上沾,周大送完货就回来了,下午的时候沈临川周宁几人又一道数起了铜板,一吊一百文用麻绳给串起来。
听着铜板噼里啪啦的声音,大家纷纷看了过来,眼神里都是激动,今儿要发工钱了!一百文呢,都能买上五斗米三四斤肉了!
得了这银钱也能改善下生活,都是一家子人都过来干活,要是家里有十个人的话那就是一两银子了哩!
家里人少的直羡慕那一大家子七八口都出来的,听说就干这个夏天,夏天一过就要等明年夏天了,但挣上这一个多月,到了冬天了也能好过了不少。
沈临川和周宁坐在树荫下边数铜板边说闲话,沈临川头上顶着个草帽大刀阔斧地往那一坐,“哎,没想到有一天能数钱数到手抽筋。”
“累了就歇歇。”
周宁拿着铜板叮咚一声给穿在了麻绳上,旁边还放了不少串好的成堆的铜板,他挺喜欢数铜板的,虽然是给人家发的。
“我这是夸张,夸张。”
日头西斜有的人家都已经飘起了炊烟,有小丫头跑过来喊人,“爹娘!回家吃饭哩!饭都做好了!”
“哎,一会儿就回去。”
“你看看你家小丫头多懂事,你这还没回去呢饭就给做好了。”
“哈哈,小丫头乖着呢。”
快下工的时候周宁就搬了长案子过来,旁边的竹篓放着数好的铜板,周小南也组织人开始过来零钱,“一会儿喊到名字的就过来领钱,没喊道的先干活,不耽误大家下工。”
大家纷纷扭着脖子看了过去,周宁拿着花名册开始喊人,“王小二!”
喊道名字的人上前领上一吊铜板,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有个汉子喊道:“周大叔,你要不杀上一头猪,我想去你家买些猪肉哩。”
周大笑着摆手,“不成不成,天太热肉不能放。”
“周大叔杀上一头吧,俺家也想买些。”
“就是,我家也想买,这好容易挣了一些银钱,个月没吃上口肉了,杀上一头吧。”
不少人家纷纷说想买猪肉,周大看要的人不少呢,估摸着一头猪能卖完,他就乐呵呵给应了下来,“成,明日我忙完去收一头猪,后日一早我就给宰好,不要贵了,好肉就一斤二十文。”
“好,那我们可等着了!”
大家都拎着铜板回家去了,每个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后天在买上一吊肉,一家人也都能沾沾荤腥。
你别说张郎中弄得蚊香清凉膏还挺好用,夜里点上一盘蚊子都不飞进来了,身上被咬了疙瘩了涂上一些清凉膏那蚊子包一会儿就下去了。
步入正轨之后几人也都清闲了一些,人多出货也多,每天都能四车四车地往镇子上送,连带着镇子上的干艾草都贵了起来,周大就赶着骡车跑远一点收。
沈临川依旧是每日往返在家和学堂之间,转眼就到了八月,天也到了最热的时候,下学把纸笺收好他就准备回家去了。
“沈临川。”
听见有人喊自己,沈临川抬头一看是老夫子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了,他站起来行了个礼,“夫子安好。”
其他几个学子也赶紧纷纷行礼,“夫子安好。”
王老夫子板着脸过来呢,“下学了都怎么还聚在这。”
一个学子手忙脚乱把桌子上的红纸笺给收了起来,“学生交流一下学问。”
王老夫子拿起了桌子上的一个纸笺,“清凉膏。”
他可是还记得沈临川送了他几盒子,挺好用的,不仅清凉提神,而且还能祛痛止痒。
“好呀,沈临川,这生意你都做到学堂里来了,听说你那蚊香和清凉膏还在学堂贩卖呢?这是学堂,是让你做生意的地方嘛?”
沈临川拱手行礼还没说话呢就被人扯了下袖子,一旁姓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