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84章(2 / 2)

,折回去弯身先递给李女士,然后陪着坐在一旁。

李女士开门见山,不绕弯子,径直说:随意点就行,别绷着,我就是顺路过来看看,没想怎么。

容因也不问她来的目的,说:温如玉今天有点事,出去了,不在这边,可能要晚一点才回来。

我知道,晓得的,先前在吴家那边已经见过她了。李女士不藏着掖着,坦荡直率,她跟我讲的她住这边,我呢,也是才有空,本来昨天就想来的,但是实在抽不出时间,所以现在才来。一边讲,一边也反过来瞧着容因,故意问,你是如玉的朋友,还是?不好意思啊,我太久没回国了,和如玉分开了挺长时间了,上一次见面还是在她读大学的时候,现在她身边好多人我都不认识了。

容因也含糊,不清楚李女士是否对自己的女儿知根知底,特别是性向方面,依据温如玉原先说的,温家的长辈们似乎不是很能接受她是同性恋,也许这位李女士也差不多,因而容因模棱两可,迂回说:我是她朋友,这阵子遇到了点事情,刚好在她这里借宿。

李女士了然,状似相信地点点头:这样啊,原来如此,是好像听她有这么说过,有个朋友对她帮助挺多来着,你看我这,竟然都忘记了,这记性真是,你别介啊。

容因摇头,温声说:没有,不会的。

李女士好像把容因和周希云搞混了,她可不是温如玉的朋友,那人最重要的好友应该是周希云才对,但容因不纠正李女士,搞错就搞错了。

李女士挺健谈,又问了些乱七八糟的,一半是和容因有关的,比如她哪里人,做什么工作,等等,其余的则都围绕这温如玉,大致聊聊温如玉的近况。

当知道容因就在附近开咖啡店,而且容因就是本地人,李女士笑了笑,仿佛对其很是满意,乐呵呵端起水杯喝了一小口,称赞了一句:挺好的,事业有成,年轻人就是有上进心,比我们那时候强多了。我啊,在你这个岁数的时候还成天瞎闹,玩心重,做啥啥不成,不像你们这么踏实。

猝然被夸了一道,倒给容因整不会了,尴尬得很。

还以为李女士上门是要做什么,当她来者不善呢,结果到现在都过于平静了点,反而使得容因更拿不准了,没来由就忐忑。

有来有往的,李女士紧接着说起一些自身的情况,譬如她这些年在国外做什么,现居地在哪里,还有她目前有个在谈的小男朋友,总之,事业生活都比较如意,各方面发展都很不错。

而这次回来呢,不单单是为了参加吴父的葬礼,实际上李女士和吴家的关系一般,她在容因面前直言不讳,十分实在地表示,当年若不是吴家非得跳出来当所谓的好人,她早就把温如玉带走到国外了,她并没有抛弃女儿,那时是温家因为温父不能生育一定要抢温如玉,想方设法分开了母女两个,那一年她也只是个不到三十且从小到大被养在温室里长大的姑娘,最后争不过温家,又不被原生家庭接受,被两边都驱逐,无奈只能远走他乡,到外边硬生生闯出一片天。只是等李女士有成就了,可以和温家抗衡了,温如玉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父母的庇佑了,李女士以前问过温如玉要不要到她那里去,可惜温如玉拒绝了,并不想掺和进父母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中。

李女士是回来做遗嘱公证的,她目前的国籍还是中国国籍,这么多年过去,她在国内这边仍只有温如玉一个女儿,即使她的岁数还不到年老不能自理的阶段,可还是打算早早就把生后事安排妥当,避免意外比明天更先来。

理所当然的,作为唯一的女儿,李女士的遗嘱中,温如玉将作为她所有财产的继承人,其他人都没有资格,也不可能会出现到待定的名单上,包括当年李女士和别人生下的那个男孩。

容因不知道怎么接,这事还是比较私密的,按道理不该和她一个外人讲才对,李女士太没心眼儿了点,什么都往外抖落。

接不上话就只能点点头,当是听进去了。

李女士还问:如玉她,这几年过得好吗?

容因和温如玉认识还不到两年,满打满算都没多久,哪清楚温如玉之前是咋样的,可对上李女士的视线,容因还是颔首,肯定说:还可以,都挺不错。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