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在朱元璋打定这么个主意之时,车队行驶到了一处背山遮阳的路段。
老刘当即让大家原地休息,也就是人啃干粮马吃草的时间到了。
简单吃过午饭并休息了一会儿之后,他们便继续前行,不到半个时辰,他们就以居高临下之姿,将整座雁门兵工厂尽收眼底。
此刻的他们只需要走不到一里的下坡路,就可以到达【雁门兵工厂】的大门。
可也就在此时,朱元璋以及毛骧和十几名护卫,全都来到了崖壁之上。
只因为他们在走之前一段下坡路的时候,有那么一瞬间,看到了兵工厂的冰山一角!
也正是因为看到的‘冰山一角’,才使得他们赶忙来到了这个,可以将整个雁门兵工厂尽收眼底的绝佳观景位置。
阳光之下,
群山环绕的一处宽阔平川盆地之中,一条不算太宽,但也绝对不算宅的河流,自北向南而去。
而这条河的边上,分布着十二栋宽阔如大殿的建筑!
这沿着河流以‘二六’布局建造的宽大建筑,在朱元璋的认知里,叫做‘工坊’!
但每一栋建筑都比他认知里的工坊要长得多,宽得多,高得多!
如果加上精致的装潢,真就可以当大殿使用了!
三面高达一丈的围墙,再加上这条河流,直接就把这十二栋工坊式建筑,给包围了起来。
当然,里面也不止是这十二栋工坊式建筑,还有好些个五层小楼。
朱元璋知道,这些五层小楼,就是工匠们生活住宿的地方!
只是看一眼这些五层小楼,朱元璋就可以估算出来,在这里以厂为家的工匠就不下千人。
紧接着,他的视线又从大门开始,再次将这座规模比工部军器局下的兵工坊,还要大得多的雁门兵工厂尽收眼底!
看到这里,饶是深知在外应该喜怒不形于色的朱元璋,眼里也有了那么一丝震惊之色。
“简直是狗胆包天!”
“竟然敢在这群山环绕的绝密之地,修造规模如此庞大的兵工厂!”
“还好咱发现得早!”
“如果再让他连任一届,再让这座兵工厂生产三年,后果不堪设想!”
“”
想到这里,
朱元璋眼里的一丝震惊之色,便立马转变成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后怕之色!
第72章:让皇帝老子如此隐忍,叶大人有这个资格(求追更)
“都看傻眼了?”
“还京官呢,也对,就算是皇帝老子来了,也得看傻眼!”
运输铁矿的车队队长老刘,在说出这么一句话之时,可以说是非常的得意。
必须得意啊!
京城来的官老爷来到他们这个小县城,却像极了没进过城一样!
他们这样的反应,足以证明他们叶大人的惊天之才,也足以证明他们作为叶大人的辖下子民,是多么的幸福。
其实,老刘和运输车队的其他人,都不是劳改犯,他们是正儿八经的本地居民。
这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份工钱还算不错的营生而已!
当然,工钱不错的营生有很多,他们之所以愿意干这份辛苦的营生,也是在为雁门县的军工事业做贡献。
更可以说是为军营里的孩子们,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不错,
这些人之中,很多都是雁门驻军的叔伯父亲。
之所以有这样的关系,还是因为朱元璋定下的‘军户制度’!
一旦被定为军户之家,那就世世代代都只能从军,还是农忙训练战备都不能耽误的那种!
不仅他们很多是雁门驻军的叔伯父亲,就连兵工厂里也有一半的工匠,是雁门驻军的叔伯父亲!
叶青也不是什么事情都交给劳改犯,兵工厂里就没有一个人是劳改犯,全是信得过的本地儿女。
如果不是叶青打过招呼,以这位‘八十八号囚犯’为首的劳改犯们,只能老老实实的挖矿,绝对没有到兵工厂打杂的殊荣!
而此刻,
获得这份殊荣的朱元璋,看着一脸得意的老刘,也是把心里窝着的那团火,给狠狠的压了下去。
与此同时,他也似有无奈的笑了笑道:“你老哥说得对,皇帝老子来了,也得看傻眼!”
对于朱元璋如此‘懂事’的附和,老刘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后,就招呼他们跟上,可不能耽误了生产。
而他却全然没有注意到,朱元璋在说‘皇帝老子’四个字之时,比起其他的字眼,明显要着重不少!
跟在朱元璋身后的毛骧等人,看着朱元璋和老刘边走边聊的背影,也是有些不敢相信。
这还是皇宫里那个杀伐果断的朱元璋吗?
就算是在京城里微服私访视察民情,也不至于忍到这个地步啊!
想到这里,他们也再次看了一眼,这远比工部军器局下的兵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