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长君面红耳赤,也笑得骊珠一头雾水。
晚霞从天边烧了起来,一行人离开茶寮,往襄城最大的酒楼里去。
裴照野说,那里人多,也适合打探消息。
他并不知道骊珠已经与陆誉汇合。
之所以没走,并非是骊珠完全信任他。
恰恰相反,骊珠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对裴照野浑身上下充满了不信任。
如果他想将自己送走,为何在城门处没有直接揭穿她?
如果他想留下她,今日陆誉又为何会目睹他与宛郡派来的人私下联络?
还有,陆誉说,裴照野与伊陵郡的官员往来密切,互有勾结。
当时时间太紧迫,骊珠没法追问他是从何得出的结论,可这若是真的……
骊珠盯着前方宽肩窄腰的背影。
她最厌恶的,就是与贪官污吏沆瀣一气,鱼肉百姓,蚕食南雍根基的蛀虫。
她必须弄清楚,真正的裴照野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悬了七八排灯笼的气派酒楼近在眼前。
进了酒楼,长君装模作样去打探陆誉的消息,留下骊珠和裴照野点菜。
虽然有陆誉暗中保护,但骊珠仍然心中不安。
既不确定,裴照野今夜还会不会把自己送到覃氏手中。
也不确定,如果事情真的遭到如此地步,他们能不能顺利逃出襄城。
她也就没有点菜的心思。
“……我都可以,你看着办吧。”
裴照野瞥她一眼,微微颔首,点了几道菜式。
然而等上了菜,骊珠突然发现,桌案上,这些菜竟然都是她平日爱吃的。
她略有些诧异地抬头。
如果是前世,她并不意外,可他们才认识没几日,更没一起吃过几次饭。
裴照野答:
“之前我让膳夫去问你的小侍卫,你爱吃什么,照着做就是,结果膳夫回来跟我说,好多菜他没听过,也不会做,还好,这间酒楼的膳夫从前在勋爵人家做事,你想吃的菜式,这家能做出来。”
骊珠怔怔看着他。
“尝尝看,”他坐在对面道,“这要是还不合你们雒阳贵人的口味,那我们这种乡下人也就真的黔驴技穷了。”
她哪里在乎什么口腹之欲,寨子里那些粗茶淡饭,她也没挑剔过啊。
她挑剔的是别的东西。
心情复杂的骊珠低头吃了几口。
“挺好吃的。”
裴照野看到她咀嚼了几下,认真点评:
“米饭稍次了些,应该只大火蒸了一次,小火蒸了一次,若是能在打散后微火蒸一次会更好。”
吃个米饭这么多步骤。
还蒸三次,熟了不就行了?这得浪费多少柴火?
裴照野一边腹诽,一边默默记下。
“菜呢?”
“菜也不错啊,火候得当,食材新鲜,最重要的是——佐料加得很足。”
骊珠又夹了一筷子,确认自己舌头没尝错。
“尤其是盐,别说在这里,就连雒阳有的酒楼,都舍不得放这么多盐,看来此地果然富庶,不仅农人存粮丰厚,就连民间用盐也毫不吝啬。”
裴照野慢吞吞地夹了一筷子菜,蓦然弯出个微妙笑容。
当然了。
鹤州一带最大的盐枭就在这里,又怎么会缺盐呢?
第16章
骊珠他们在楼上宴饮时,长君挑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与陆誉另开一桌。
“……什么?宛郡那边竟然称公主平安抵达,并无任何异样?”
长君不敢置信地瞪着陆誉。
陆誉一边同他说话,一边用余光戒备四下。
“没错,我刚刚借口在柜台买酒,与那账房闲扯问出来的,连几时到的渡口,落脚何处,覃家长公子陪同出游,都说得明明白白,消息在宛郡应该人尽皆知。”
长君思索道:
“公主说,幕后主使是想将刺杀的罪名扣在红叶寨头上,覃氏如果与此事有关,应该称大张旗鼓的宣扬公主遇刺失踪,撇清关系才对。”
他抬起头,目光里带了几分希冀。
“难道,此事与覃皇后和覃氏无关?”
“恰恰相反。”
陆誉脸色阴沉地否决。
他道:“你想,公主遇刺的消息一旦传开,公主只需公开表明身份,谁人敢瞒报?必得恭恭敬敬将人送去官府。可现在,覃氏却说公主在宛郡正与覃氏长公子出游——”
“他们这是想断了公主求救的路!”
长君心里咯噔一声,恍然大悟:
“可如果公主真有三长两短,对外,那可是在宛郡出的事,他们岂不要担责?”
陆誉沉吟片刻后道:
“如果覃氏一边对外称公主平安抵达,对内又往雒阳送信,称公主在伊陵郡失踪,他们正在全力寻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