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他们在魏小喜带领下拿着大包小包下火车时,才发现,各家的钱都被偷了,只给他们留下了几块钱。只够应急。这下一家子都有意见了,觉得是魏小喜不顶事儿,才叫人钻了空子。
魏老大和老二的媳妇看到家里揭不开锅的样子,又见魏小喜也不着急,整天出去寻摸工作的事儿,以为她要丢下他们,着急之下,想了个昏招,收了一百五十块钱的彩礼把魏小喜半卖半嫁出去了。
怕她不同意,把当初魏老婆子下给裴家人的药,给她下了一包,等魏小喜醒来,一切成了定局,可怕的是,药量太重,又吃了两次药,满满的,魏小喜记性不太好了,专业上的东西记得很迷糊,新嫁的那家看她看得紧,不许她出门,只能每天在家里做家务,有时候男人或者婆婆心情不好了,还会打骂她。
魏老婆子在牢里也不安生,被揍了好几次才学乖了,可惜,没几年就死在了狱中。
魏老大和魏老二在服刑时,谁也看谁不顺眼,还打了一架呢,后来发现两人抱团才能过得好,就又抱团,等从牢里出来,回到老家,妻子改嫁,孩子们都不成器,兄弟俩互相怨恨。
只能小偷小摸地过活,后来正好碰上严打,又进去了,此后再没有出来。
魏树湘一生都在边疆,改革开放以后他是有机会离开的,不过自从知道家里的情况,他就断了回去的心,娶了当地姑娘,与家里绝了联系。
等他年老想回老家看看时,才知道魏家早就四分五裂了。
自从父母离婚之后,裴家的早餐是裴松朗做,中午各自在单位食堂吃饭,晚上谁回家早谁做饭。
不过,基本是裴延华做饭,因为裴松朗和裴芸学医啊。
康良平是手握很多药方的中医国手,裴芸想到后世的冲剂类药物,就极力劝康良平将药方化为评价的药剂、冲剂。
裴芸记得后世,我们的很多药剂都买的岛国的专利,偏偏那些药方啊,是咱们的,你说气不气人!
这次,咱们快点干吧。虽然林老和周老在柳树大队劳动,可是他们还有一些人脉,林静堂人在农场,但是帮了大忙,最初的药厂建在红江公社,可带来了很大的效益,裴芸跟着康良平研发出一个药剂,就申请生产,药物试用,申请专利,申请国际专利,大批量生产,这么一个流程。
首先是感冒冲剂。
因为药剂确实好用,还给国家创了很多外汇,后来是止咳冲剂,又有了治疗拉肚子的药剂,暖宫的药剂,舒胃的冲剂,等等。
70年时,康良平夫妇俩就调回了京城,裴芸和裴松朗跟着一起。林静堂也因为参与到这个事当中,可以从农场出来,进入药厂工作。
因为怕岛国抢先,裴芸每天高强度工作,也带动康良平玩命儿的工作,当然裴芸给他用了一点点点的灵泉水,老头儿的身体倍儿棒!
就在裴芸这催命三娘的催促下,出来了很多成果,不仅利国利民,更是创造了许多的外汇,这一下子,很多中医都被善待,各地都抢着要研发中药方剂,加油实干,创外汇!
很快,什么利咽解毒颗粒、柴胡颗粒、银黄颗粒、金银花颗粒、板蓝根颗粒、小柴胡颗粒、清热解毒颗粒;莲花清瘟颗粒、金莲清热颗粒和感冒灵颗粒;胃灵颗粒、枫蓼肠胃康颗粒、香砂平胃颗粒等等,各种中药冲剂、药剂问世。
第174章 年代文林黛玉拔杨柳33
现在不兴分红的,不过,有功之人,国家也不会亏待,很快,康家人就得了好处,当然,裴家也是,裴延华已经从红江公社进了平山县当副县长了。
裴松朗、裴芸破格进入大学,裴芸几番跳级,已经快毕业了。裴松朗一面在医院上班,一面在学校上课学习,有一天眼睛红红地从手术室出来,正好遇见裴芸,就说:“妹儿啊,如果有下辈子,我一定不学医了。”
“哥你眼睛怎么这么红,几天没睡了?”
“我连轴转了好几台手术,不知道几天没睡了。”裴松朗觉得自己很困,可是赵大夫出差,连续有危急手术,只能大家一起顶上。有的是自己主刀,有的是给教授们当助手。
产妇家属中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对着裴松朗暗送秋波,可惜裴松朗已经没有男 欢 女 爱 这种世俗的欲望了,只想睡觉。
“裴大夫连轴转了五十多个小时,真厉害啊。我得叫我弟弟也学医!”旁边护士姐姐小声地说。
“劝人学医,天打雷劈!”裴松朗小小小声地嘟囔着。
“裴医生,你说什么?”护士姐姐好奇地问,声音太小,她没听见啊。裴医生说的都是金玉良言。
“胡姐,我哥说好儿郎学医,为国出力!”裴芸赶紧拉着裴松朗走了。
裴芸领着裴松朗回了家,他们在医院附近有个兄妹俩的小家。
7 1年,裴英以优异的成绩提前毕业,分配回了平山县红星纺织厂当技术员,很快就因为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升为了副厂长。
又因为裴英之前研发的小轮纺纱机这两年为国家的纺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