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
女弟,就是妹妹。
李夫人就是那个借“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一曲得到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
不过唱《佳人曲》的人不是李夫人,而是她的哥哥李延年。
秦念读《汉书》时才知道这一点。
李延年陪汉武帝起舞时唱这首曲子,刘彻问“世岂有此人乎”,平阳公主就说李延年有个妹妹,李夫人因此入宫。
刘屈氂和李广利是儿女亲家,才会共谋让李夫人之子刘髆当太子。
刘弗陵这个“状告”一词用得很妙。
《汉书》记载李广利出征前,希望丞相刘屈氂早日请汉武帝立刘髆当太子。
又记载内者令郭穣状告时说的是:刘屈氂与李广利共同祷告祭祀,希望刘髆当皇帝。
这两段看似一样,含义却并不相同。
不过,这不重要。
总之就是镇压太子的官员,都没有好下场。
【刘弗陵:刘屈氂被腰斩,其妻枭首。李广利妻子儿女被捕入狱,李广利投降匈奴后,其宗族被诛杀。】
【秦念:这个刘屈氂是你的第十二任丞相,曾听从你的命令去镇压刘据造反。】
秦念这话可不是牵强附会,故意把刘屈氂之死与巫蛊之祸联系起来。
《汉书》中记载匈奴单于派人为难汉使,问他汉朝既然是礼仪之邦,太子怎么会造皇帝的反。
汉使的回答是:“乃丞相私与太子争斗,太子发兵欲诛丞相,丞相诬之,故诛丞相。”
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朝这位使者看来,丞相之死与他“诬”太子强相关。
当然,这是汉使应对匈奴的回答,并不代表事实。
秦念认为汉使有刻意将江充背后的汉武帝从此事中摘出去的嫌疑。
第14章
秦念认为刘屈氂的表现,也可以证明汉武帝与皇后太子断开联系,并非臣子联手欺骗君王。
刘据造反时,杀完江充就带兵去杀丞相。
刘屈氂此时的反应是“屈氂挺身逃,亡其印绶”,丞相官印都丢了。
汉武帝得知太子造反后,问丞相在干嘛,丞相长史回答:“丞相秘之,未敢发兵。”
——刘屈氂在太子造反时,并没有借机直接发兵去杀刘据,以借此干掉太子帮刘髆上位。相反,他居然在试图帮太子封锁消息,也不敢发兵。
反而是汉武帝怒骂:“丞相无周公之风矣。周公不诛管、蔡乎?”
汉武帝下诏让丞相捕杀反叛者之后,刘屈氂才带兵去镇压太子。
把这段史实和汉使的回答结合起来,就不难得出结论:
刘屈氂之死,就是跟他当初听从汉武帝的命令镇压刘据有关。
【刘彻:……】
刘屈氂,中山靖王刘胜之子,刘彻的侄子。
时年九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