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造伪史辱及太宗之时,他们对儒家就已生不喜。
如今再看秦念之言,除了震惊,还感到背脊发凉。
【秦念:在史书中隐去对儒家不利的部分,留下有利的部分——这是刘彻之前的儒家,沿袭孔子的春秋笔法。这时候还有百家盯着他们,不敢直接改史。】
【秦念:随着百家皆废,儒家再无制衡。除了春秋笔法,他们更进一步开始伪造篡改史实,来佐证“不尊儒就会亡国”的可笑主张。】
【刘彻:……呵,儒家。】
对于秦念所言,刘彻深有体会。
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就是在想方设法论证国家兴亡取决于君王是否无道。
天人感应,祥瑞灾异。
【秦念:诸位都是排名不低的皇帝,不如猜猜汉武尊儒之后,以儒治国的国家究竟是因何而亡国?】
嬴政没见过以儒治国是怎样治国。
他能参考的只有周朝。
但周亡于分封制,后世延秦政,即便分封也在削诸侯王。
那就只能看后世皇帝如何答复。
【朱元璋:土地兼并,农民无地。】
朱元璋是对此感受最为深刻之人。
先前秦念亦以授田警示唐太宗,显然这就是原因。
【秦念:谁在兼并土地?】
【朱棣:宗室、权贵、豪强。】
李世民发现朱棣的回答里没有世家。
世家……
“天街踏尽公卿骨”。
此刻再回想这句诗,李世民只觉寒意彻骨。
尽。
【秦念:你们为什么管不住这些人兼并土地?】
天幕寂然。
此次就连朱元璋朱棣也无法依照前朝之史作答。
事实上他们二人早就知道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也在想尽办法阻止土地兼并。
但秦念此问,分明是告诉他们——
大明亦未能管住土地兼并,故而亡国。
【秦念:因为“宗室、权贵、豪强、世家”实质上是一个个小型诸侯国。儒家崇周,周的分封你们知道不能再用。】
【秦念:但儒家将小型诸侯国内部的传承以“亲亲相隐”进行粉饰,你们就都瞎了,看不见他们的危害。坐视无数小诸侯对百姓抽骨吸髓、壮大自身,最终反噬王朝。】
又见到了“世家”一词,李世民知道这个“世家”只是针对尚有世家的王朝。
比如大唐。
亲亲相隐,小诸侯……
是啊,兼并的土地,分明就是这些人的“封国”。
若不及时拔除这些祸根,祸根壮大之后,后世被儒家愚弄、或已无力与各“诸侯”抗争的君王就会被迫垂拱而治。
正如周天子无法辖制“五霸七雄”那般。
最终亡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