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问她:“吃饭了吗?”
方忆摇头。
应随便说:“那你十分钟后下来吃饭。”
方忆没有等到十分钟以后,她跟在他身后,问:“吃什么?”
“外婆煮了绿豆稀饭,她中午留了红烧肉,我再简单凉拌一盘黄瓜吧。”
下了楼,应随往外面走,方忆依旧跟着他,见他停在不远处一排黄瓜架前,随手摘了几根,又去旁边的地里摘了一把辣椒。
回到厨房,方忆看应随动作利落,就知道他肯定会做饭,联想到他的成长背景,她便没有问“你会做饭吗”这种低智问题——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他妈妈没有谋生能力,在他小时候,肯定由他外婆赚钱供他上学,家里的活,自然需要他来承担。
应红碧做的红烧肉是用笋一起炖的,方忆尝了一口,味道鲜美,她好奇:“怎么这个季节还有春笋?”
应随解释:“这是我外婆五月份去挖的最后一批笋,她用盐水断生过后沥干,装在保鲜袋里冷冻,就能多吃一段时间。”
“李野说得没错,你外婆做饭很好吃。”方忆挑了一块比较瘦的肉,她又吃了凉拌黄瓜,同样夸道,“你也有一手。”
桌上方忆没有问应随考虑得怎么样,吃完饭,她想找他聊聊设计接待中心的事情,不过应随看起来很累,她便忍住了,没有开口。
应随上楼睡觉,方忆不想休息,她刚接手葡萄园,正是兴致高昂的时候,开车去了葡萄园。
前老板连续亏损,今年葡萄生长期间,在养护上面没那么尽心,因此导致葡萄产能较低。虽然产能低,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品质还算不错。前老板预估了一个五万斤的重量,将整个大棚连树带果一起卖给方忆。
方忆计划走高端水果路线,今年来不及开拓市场。这五万斤葡萄,她已经做好规划,送亲朋好友以及客户会消耗掉一部分,剩下的,她打算制成酒,做一个尝试,看看加工成产品如何。
八月炎炎高温,葡萄迅速吸收热量转化成糖分,熟得很快。这种时令水果,熟了必须尽快采摘,一直挂树上会坏掉。
方忆需要工人,李野帮她联系前老板,拿到一份人员名单,都是当地百姓。方忆看了一下,其中一部分能用,还有一部分年纪超过六十岁,采摘活不轻松,她不愿意承担事故风险,便把这些高龄人员剔除出去。
由于目前人手紧缺,她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招到人,很多事情只能由她亲力亲为,她当初一毕业就被家里安排到基层历练,培养出高效的执行力,想到可以加工成酒,迅速联系葡萄酿酒厂了解情况,将事情定下来后,又一一打电话请工人。
当她打到第三个电话,对方主动说:“方老板,杨林也在我旁边,你不用给他打电话了,他有空,能来。”
方忆在名单上找到杨林的名字,那一行被她用笔划掉,根据他的身份证号码推算,杨林已经 65。方忆说:“杨大爷年龄太大了,他就别来了,我只要 60 岁以下的工人。”
方忆没想到这句话说出去以后,不到半个小时,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结伴找到葡萄园,向她提出要干活的诉求,被拒绝后,他们开始胡搅蛮缠,强调葡萄园也有他们家的地,质问她凭什么不要他们。
应随傍晚起床,刚巧何清从外面回来,见到他,就说:“应随,葡萄园闹起来了,杨林带头,一起强迫在你家住的方总雇用他们呢。”
应随皱眉:“那个酒鬼,我去看看。”
第6章
“李野去处理了。”何清连忙补充。
应随已经骑上摩托,启动时引擎轰鸣声盖过她的话,他毫不犹豫朝着葡萄园的方向驶去。
这会儿已经傍晚六点,天边一片橙红,葡萄园中规中矩的小屋沐浴在夕阳里,屋顶的瓦片映射金光。
景色这么温柔,氛围却不和谐,应随还没进去,就听见杨林扯着大嗓门说话:“方老板,你别瞧不起我们年龄大,我们干活那是一顶一,年轻人根本没法比。”他说着,更改指控的对象,“就是你李野,要论下地种庄稼,你比我们这些老头老太太差远了。”
李野脸上带着笑,他先顺着杨林的话安抚道:“那当然,不论是力气,还是经验,我都不如你们。”
杨林还以为李野来替他们主持公道,高兴起来:“你也就只能做办公室的轻松工作。”
“这我就不认同了,年轻有年轻的优势,我身体好,连续在地里干几天也没事。”李野顿了一下,话锋一转,“杨大爷,你去年做零工闪了腰一直没有养好,听说今年五月腰伤复发又去医院住了几天,你还要干摘葡萄的活,彻底不想要你的一把老腰了?”
“我的腰早就没事了,你小子别乱讲话。”杨林一听李野拆他的台,忽的反应过来,瞪了他一眼,“你现在端上公家的饭碗,不为我们这些乡亲谋福利就算了,还胳膊肘往外拐,在这里给我和稀泥。”
李野:“……”
李野连忙解释:“怎么会?我……

